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三国之董卓布武 >

第44章

三国之董卓布武-第44章

小说: 三国之董卓布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哭笑不得。
  安稳的睡了半夜,留下一堆翻过的土堆,外加一座土堆上放着一只头盔的将军墓,大军加紧赶往南方。
  两日后的清晨,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映入眼底,城门紧闭,“袁”字大旗高高挂起,很有股闭门谢客的气势。
  董卓刚率军与先锋将胡珍会和,准备先派小股军队探探这城的虚实,却发现城池北门忽然大开,一小队人员从中走出。
  董卓与贾诩对望了一眼,两人眼中皆有迷茫。只小会,这队人就走出了几百米,董卓犹豫了下,这才挥手道:“走,去看看。”
  “车上可是董丞相?”领头的是一个个微微颤颤的小老头,但从他的衣着看来,地位应该不低,身边的也尽是一些锦衣戴冠的富家子。
  “小老儿在城内准备了百余名妙龄女子,外加金三千,银一万,一犒劳王师。特请丞相开恩。”小老头点头哈腰,脸上尽是献媚之色。
  什么什么?犒劳王师?董卓莫名其妙,还是有人头一次说他的大军是王师来着。
  “扑通。”小老头见董卓面色古怪以为是大祸临头,脑袋癫狂般的撞击泥土,大声哭嚎道:“丞相啊,并非我等有意阻拦王师,实是那个袁术巧言令色,蛊惑太守造反哪,我等人微言轻只能忍辱负重啊,坐等王师来解救,请丞相开恩啊……请丞相开恩啊。”
  小老头这么一叫唤,他身后的几十号人立刻跪下,大声叫着开恩,学着小老头的样子撞地面。
  “干啥干啥,你这小老头以为造反大罪弄几个小钱就能免罪的吗?这可是咱第一个占领的城池,屠城,屠城,先让兄弟们乐一乐,哦不,先让丞相竖立威信,让那些不开眼的家伙们看看造反的下场。”刚巧策马赶到的华雄嚷嚷道。
  “请丞相仁慈,请丞相仁慈啊。”跪地上的人面色齐齐一变,哭嚎道,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啊。
  “这位老先生,起来说话,起来说话。”董卓有些无奈的看着这帮人,但好像威严不够。这些人依旧撞着地面。
  “嘭。”华雄把刀往地上一撞,发出一声巨响,这才让这些人回过神来。呆呆的看着华雄。
  “说,到底怎么回事?”见这些人的窝囊样,董卓的语气也不是那么客气了。
  畏惧的看了眼华雄,特别是他手上的刀后,小老头这才细细道。
  原来,在地方官员的有意纵容之下,在人们口口相传之下,董卓是好色,残暴,外加贪财的极品好男人,曾今在剿灭西凉叛乱的时候就屠灭了无数个部落。
  当然在西凉屠杀是很遥远的,况且不是还有后大将军袁术镇守襄城吗,任他董卓青面獠牙,也过不了咱四世三公威望奇高的袁氏后起之秀镇守的地方啊,结果他们期望的袁术大将军在昨晚就跑了。
  连带威望较高的一些家族也连夜跑路,就剩下一些舍不得钱财的商贾。
  他们这些人商量了半夜,最终一致决定,贿赂。董卓不是好美色吗?咱凑。不是贪财吗?咱砸锅卖铁,嗯,不过也得要留一半给自己。其他的全部献上。
  于是就有了这让董卓有些郁闷的一幕。
  “造反者诛首恶,本相率王师远征,不是来屠城的。”董卓面色肃然,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道:“金银献上来,再找些疾医,其他的就算了。”
  董卓本以为西凉兵体质较强,小小的感冒应该能撑过去,却不想稍不留神就成了流行感冒,总共两万多人,有一半全生了病,看来起码得在这座城修养个十天半个月了。
  这十天半个月估计也够袁术在鲁阳布防了,到时候两万人攻不攻的下就是个问号了,这打仗真他妈的难啊。
  抬头看了眼同样病怏怏的躺在车上的神算贾文和,董卓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想到了出征多带金创医,却忘记带疾医了。回想起一群头发花白的金创医围在贾诩身边不断摇头的情景,董卓就是一阵恶寒。
  贾诩要是就这么挂掉,那他也可以买块豆腐撞死了。
  “是,是是。”小老头脸上欢喜一片,引着董卓往城内走去。
  只是董卓怕其中有诈,让华雄带着一千西凉兵先行,他的戎车则跟在身后。
  “你叫什么?”戎车上的董卓忽然转头问身边的小老头道。
  “小老儿叫左慈。”小老头偷眼看了董卓后,这才答道。
  ……………………。?
  “左慈!”
  ……
  推荐朋友的书:《重活1993》重生后你能经历你经历过的,你没有经历但是想经历的事
  第七十九章 校尉杨奉
  闻之是座河东郡北面的小城,但城墙高大厚实,再加上杨奉这几个月来的疯狂加固加高,虽然只有三千人屯聚在此,但杨奉却相信能抵挡白波军的个把月的进攻。
  这还没算上,不远处,河东万余名西凉兵的战力。
  小城的居民早已全部撤往河东,居住在此的不是士卒就是招募的农夫,可以说是座完完全全的军事要塞。
  同往常一样,天上三杆,杨奉在巡视了下城楼后,回府看看竹简,读读兵法。
  对于那个名声迭起,身为部下却比他这个老上司做的官还要大的徐晃浑不在意,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要想成名,往上做将军,打了胜仗自然有丞相看着。
  对于被派遣来守这座小城,杨奉不仅毫无怨言,还带着几分欢喜,杀敌立功,才是封侯为将的不二法门。
  杨奉跪坐在垫子上,入神的看着手中的一卷兵法。
  “校尉大人,城外有一个汉子求见,姓韩名暹,说是您的好友。”亲兵突然走入书房,向杨奉拜见道。
  “韩暹。”杨奉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神闪烁,良久后,才放下手中竹简,笑道:“请他进来。”
  “诺。”
  小会后,亲兵领着一个壮年汉子走入书房,这汉子满脸横肉,行动间自带着一股子杀气,正是白波军的统帅之一,韩暹。
  “哈哈,杨兄弟安好?”韩暹大大咧咧的一拜后,走到杨奉身边坐下。
  “哪有你韩大统帅做山野大王来的痛快。”微微一笑,杨奉轻轻的回了一句道。
  两人是昔日好友,只是一个从军一个从贼,好久没联系了,但昔日关系还在,也不觉得生疏。
  “哈哈。”见杨奉恭维,韩暹面有得色道:“自然比你这个校尉强些。”
  杨奉笑了笑,不回也不语。韩暹摸了摸脑袋,也是一阵沉默。
  “嗨,兄弟也晓得我脾气。老实说把,我特地来这是想兄弟你入伙,你刚不是说山大王痛快吗,只要你率军投奔,从此就是白波军的五大统帅之一。”韩暹直爽道。他是个直性子,因为是杨奉昔日好友,这才勉强前来做说客。
  明日白波军就得全军南下,郭太就派他前来碰碰运气,韩暹性子虽然鲁莽,但却是杨奉的昔日好友,有一层特殊的保护层。
  “呼啸山林,聚众为王,杀杀人,干干娘们,喝喝好酒。确实痛快,但董丞相聚众十数万,只要我敢入伙,保证明天就被河东李傕率兵给剿灭掉。”杨奉轻轻的吐出一口气,叹息道。
  “怕什么,白波军………。”说着说着,却是韩暹自己发觉不对劲,改口道:“有什么好怕的,天下十几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几十万大军哪,谁胜谁负一目了然,兄弟跟着我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跟着董卓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蠢贼。”杨奉有些无奈,又有些无语,这位好友本来也就莽了点,怎么几年没见就变成蠢了呢,要是以军队的数量论,这天下哪有汉家的份啊。
  “来人,上酒。”不过杨奉也不打算敢他走,反而朝门外吆喝了一声。
  “不不…,我喝酒老误事儿,该说的我都说了,董卓必死无疑。兄弟你就直说吧,干不干。”韩暹见杨奉没直接回话,有点急道。
  “恕不奉陪。”杨奉起身朝着韩暹微微抱拳,算是下了逐客令。
  “他日如厮杀被俘,报上兄弟我的名号。”韩暹有点惋惜的看了眼杨奉,拍拍他的肩,朝外走去。
  杨奉轻轻的送了几步,手却隐隐的放向腰间,缓缓的拔出腰间的利剑,狠狠的砍向韩暹。
  “呃。”韩暹倒也久经沙场,一听声音不对,一个驴打滚,滚出门外。
  “杀了他。”杨奉朝门外的两个亲兵喝道。
  杨奉的亲兵反映迅速,四个个人,四把矛戈狠狠的刺向还未起身的韩暹,矛透胸而入,血溅出三尺之外。
  “为什么。”韩暹嘴里留着血,勉强吐出三个字。
  “白波军行事作风与黄巾军如出一辙,当初黄巾军聚众百万席卷华夏,大贤良师也有望窥得神器,但结果如何?土崩瓦解。”杨奉一口气说完,又道:“但最重要的,你是贼,我是军,你不应该来的。”
  “唔。”韩暹吐出一口血箭,瞪大了眼睛,就为了这个,你就杀了我。如此的不可置信,他不相信本来人有两条路,却自断一条。
  聚众起义,却只知道劫掠杀戮,派遣说客,却又派你这个蠢贼。郭太更蠢。
  嘲讽似的看了眼以死透了的韩暹。杨奉下令道:“厚葬了。”
  说完,急切的在房里找了几块布料,摆在案上,奋笔疾书道:“大人,白波军欲南下攻打帝都,似与袁绍等人有所纠结,请大人定夺。”
  杨奉只从只字片语中就能得出一些结论,不得不说,郭太确实不聪明,也太相信江湖义气,以为所谓的好友就能拉拢杨奉这样有真才实学,懂得大局观有很强自我主观的优秀将领。
  还有几乎弥漫在西凉军,董卓部中的果断毒辣,也被杨奉所继承。
  “来人。”放下笔,杨奉走到剩下的一名亲兵面前嘱咐道:“找四个可靠的人,每人一份,两份传往河东,两份带去洛阳,到洛阳后,记得找李儒李大人,不要相信其他任何人。
  “诺。”亲兵应声道。
  “李儒。这种时候,还是你最可靠啊。”杨奉朝洛阳的方向叹了口气后,深深的吸气,大声叫道:“备马,巡视城墙。”
  …………。
  推荐朋友滴书:覆唐。书号1190112。且看秉行着低调才是最牛逼的炫耀这一句话的穿越者张宏,如何从泛泛布衣贫寒少年之辈最终俯瞰大唐天下。
  第八十章 四战之地
  明亮的书房内,李儒轻轻的放下手中的笔,长出了一口气,让脑中的晕眩感稍稍的消散一下。
  董卓在与不在给他的压力完全不同,董卓是个威望极高能镇得住场面的人。
  他一去南征,朝廷上下的运行速度平白的就慢了几分,要不是尚书令蔡邕从中替他周旋,他还真镇不住场面。毕竟年岁太轻,先天威望不足啊。
  而且意料之外的无数农夫自发的为大军运送粮草,虽然只是短途的运往宜阳,却也解决了他很大一部分的难题。也让他首次的看重起了民心的重要性。
  对董卓的那篇屯田策也起了一百二十分的心思,派往雍州各地的田官、物资等都是他亲自过问的。
  也让他忙到头晕眼花,有时候看着手中竹简,一晃神间模糊不已,很是伤神。
  董潭亲自捧着一碗小米粥走了进来,轻轻放在案上,柔声道:“你啊,就知道做事儿,做事儿………,你看,父亲出征才多久,脸都瘦了一圈了。”说着,轻轻的抚着李儒消瘦的面孔,满脸的心疼。
  幼年嫁夫,嫁的又是李儒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西凉女子多重豪杰,多少密友都替她不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