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布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门口轻轻的伸了个懒腰,董卓肚子一人朝老太太所住的房子走去。
董曼是车骑将军了,连董横也是校尉,当然不能像在河东一样住在一起,现在吃饭就三人。
还是老样子,在老太太喋喋不休的唠叨声中,碧芽儿像一只乖巧的猫儿一般在他身后伺候着,倒是董卓吃的津津有味,还不时回老太太几句,作为一个都这么大了,还被老娘宠着的儿子,董卓也算是习惯了。
对于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董卓是绝对不会起反感的。毕竟,对于他这个今生可能都没有朋友的人,这些亲人的关系实在是太珍贵了。
吃晚饭后,董卓习惯性的走到校场,打算在天黑之前射上几箭,舒展舒展筋骨。
这时一阵琴音从东边传来,怎么说呢,其中的意思董卓是体会不出来,但听着却很优美。
蔡邕不同于董卓的懒惰,这会儿应该还没吃饭,还在看公文,这琴当然也就是蔡琰在弹奏了。
有些女人,是看了就想上的,但有些女人却是要细细品味的,董卓倒是很想凑过去,在蔡琰身边近距离的听听这优美的琴音。
但奈何这位小姐不是宜姬,天也快黑了,一个男人夜闯女子闺房,算什么事儿啊。
不过董卓的心还是痒痒,等过几天蔡邕搬出相府,可就没机会了。
第六十三章 再次刁难
次日一早,董卓搂着碧芽儿睡着美觉,董卓可是特地的为自己订下两天一早朝的惫懒法子,要不然每天都得天还没擦亮就起床上早朝,董卓可受不了。
现在又有了蔡邕这位以清正才气闻名天下的人物在朝堂上站着,他的心也就放下了七成。这不,有朝着三天一早朝的趋势发展。
“丞相,丞相。”门外忽然传来宜论的轻声呼叫声。
“什么事儿啊,不是说了吗,只要本相在府里,你们自己哪凉快哪呆着去。”董卓奋力的楼了楼碧芽儿,脸狠狠的朝碧芽儿的胸脯挤压了下,又沉沉睡去。
可能是被董卓挤的有点疼,睡梦中,碧芽儿皱了皱柳眉,转了转身子,把董卓压在了身下。
不过片刻功夫,董卓就面红耳赤,赶紧把碧芽儿的一对豪乳从自己的脸上挪走,狠狠的吸了口气,好悬没被憋死。
董卓睡觉时从来不下帘帐的,床上这一动,外面的人一览无遗。
在两旁值班的几个清秀侍女各个咬着樱唇,强忍着笑,眼泪都快滴出来了。
“是昨天的那个河东卫家的家主带人求见。”宜论的话,让董卓彻底的清醒了,胡乱的爬起身子。见几个侍女这么一副模样,摆着脸道:“替本相穿衣。”
董卓这一摆脸色,整个人的气质就完全不同了,几个侍女脸蛋儿白了白,端正了下容颜,不苟言笑的上前替董卓穿衣,再为董卓打了点水,洗漱了一下。
柔柔腻腻的,董卓就是不想歪也不行啊。赶紧夺过面巾,胡乱的擦了下,董卓快步朝门口走去。
“是求见蔡大人,还是求见相?”站在门口心平气和了一下,董卓才眼神示意了下宜论,两人走了段路后,问道。
“是求见蔡大人,不过被王大哥拦在了门口。”有些奇怪董卓为什么晓得这姓卫的是来见蔡邕的,虽然如实回答,但宜论脸上的好奇之色是挡也挡不住。
轻轻的拍了拍宜论的脑袋,董卓笑道:“不要瞎想。”顿了顿,又道:“去,让王越放人,直接把卫洪带到蔡大人书房。”
“诺。”宜论灿灿的收起好奇之色,恭声应道。
董卓整了整衣衫,大步朝蔡邕下榻的东院走去。相府分前后左右,后院自然是女眷住的地方,也就是碧芽儿的地盘,前院则是正厅,左右自然就是客房了。
现在应该是蔡邕刚下朝在书房整理公文的时候,董卓前脚一踏入,就一眼看见蔡邕苍老的面孔伏在案上,仔细的阅读者一捆捆的竹简。
董卓先上船后补票的敲了敲门,笑道:“先生的喜事上门了。”
蔡邕闻声看向董卓,满脸的不解,他一个糟老头子,外加一个不大不小的侍中,而且也没当几天,有什么喜事会落到他头上。
董卓笑了笑,径直走到蔡邕下手位,手握腰间七星刀,正正经经的跪坐在那儿,不言也不语。
蔡邕这就更纳闷了,董卓虽然掳掠了他,但对却他很客气,加封侍中更是有知遇之恩,但今天好像有点特别。
“伯喈兄。”片刻后,一脸如遇春风的卫洪携带着爱子,走入书房,见着蔡邕就上前鞠身抱拳道。随即却看到一脸正经的董卓,面色有些发黑,有些疑惑的看着董卓。
他一到洛阳并没有马上求见蔡邕,而是先找上朝中几个大臣,探了探所谓高陵侯的底细,却没想到朝中根本就没这个人,昨日董卓坐的又明明是列侯规格的马车。他压根就没想到堂堂侯爷居然冒名冒姓。心里咬牙切齿,却也无奈的紧,只好认栽,左右不过是几艘船而已,算是破财免灾。
却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董卓这位极品侯爷居然生生的坐在他面前。
“原来是贤弟啊。”蔡邕欣喜一叫,起身快步走到卫洪身前,虚浮了下,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下,满脸的吹嘘。
董卓冷眼旁观,见两人左一个贤弟,右一个兄长的寒蝉着。过了半天,卫洪似乎才想起身边的儿子,上前介绍给蔡邕。
好像是首次介绍的样子,看样子这病秧子与蔡琰的亲事好像还没定。这个就。董卓心里苦思。
“不错,有贤弟当年的风范。”蔡邕边看边点头道。卫洪闻言笑得更深,只是瞥见满脸正经,眼神却有些发冷的董卓时,笑容为之一涩。
“这位是?”卫洪似不经意的问道。
“喔。”蔡邕这才想起董卓还在一旁,转身对董卓露了个歉意的笑容,这才答道:“这位就是董丞……。。”
“咳咳………,在下姓董名承,见过卫先生。”董卓适时的咳嗽了一声,不紧不慢的朝卫洪报了一拳,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董先生。”卫洪面色涩了涩,转眼却又如遇春风道。只是眼神示意蔡邕,其意不言而明。
蔡邕为难万分,他的官是董卓赐的,此间也是董卓的府地,哪有客人赶走主人的道理。
“在下是蔡先生好友,卫先生有事不妨直说。”董卓又在恰当的时候,替蔡邕解了危。
“无事,无事。”卫洪笑着对蔡邕连道了两声,又道:“既然伯喈兄有贵客临门,兄弟我改日再登门拜访。”
蔡邕看了看赖着不走的董卓,满脸的无奈,却也不说留难的话,而是起身打算为兄弟送行。
董卓却有冷不防,扬声道:“蔡先生已被丞相任命为凉州刺史,今日就得出发前往武威,卫先生这么一走,要想再见蔡先生一面,恐怕就就得几年后了。”
卫洪闻言一愕,对着蔡邕满脸的询问。
蔡邕苦笑,心里对董卓升起一点埋怨,丞相位极人臣,又何必逗他兄弟开心。却又碍董卓在场,不好反驳,只得点了点头肯定了董卓的话。
……
俺承认,俺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写手,俺就不明白了,一直打仗打仗再打仗然后收地盘,再然后上女人,这样的书真的很好看吗?埋点伏线,多点起伏,难道真的不好吗?赞成的话就多投点票吧,今天的票真的很少。
仅存的一章存稿奉上,今天不码了,睡觉去。
第六十四章 董卓看相
卫洪看了眼董卓也是一脸的苦笑,这人怎么就像是鼻涕虫,黏上后,赶都赶不走。
“犬子不喜经商,却喜欢文事…。。”世人说话都喜欢拐几个弯,再绕几里地,才说道正事儿。卫洪指着儿子,先与蔡邕见礼,拐着弯的让蔡邕考校了一番。
蔡邕本就是个海内大儒,有名的大学士,人老了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出题考校后进之人。而卫桦却也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对蔡邕的问题对答如流,还偶尔讲出点自己的一番见解。
人生的又貌美,在蔡邕面前又时时的保持谦和的模样,蔡邕也就对卫桦多几分喜爱。
卫洪一见蔡邕的表情,立刻上前,透露意图,拐了这么多的弯子,其实就一个意思,我家有才子,你家有才女,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何不结为秦晋之好。
其实卫洪心里还有个对他来说很大的野心,那就是抛弃商人的身份,使卫家成为士族。而二儿子就是希望所在,要是取一位当朝侍中的女儿,有老丈人提携,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蔡邕听的一愣,心里有点犹豫,倒不是嫌对方门第低,而是他只有一个女儿,不想让蔡琰受到半点委屈,怎么说也得蔡琰见上一面,再做定论把。
这个时代,男女还没有到达明清时那种变态,女子踏青骑马,就是与男子一起游玩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
蔡邕还没出口呢,董卓就轻声叫了一声势利,虽然轻,但恰恰是那种在场之人都能听得到的高度。
然后不管一脸难看的卫家父子,起身坐到蔡邕身边,凑到蔡邕耳边,道:“本相会点相术,这位卫公子看起来清秀爽利,但印堂发黑,脚步虚浮无力,面色带着异样的苍白,因该还有隐疾缠身,本相敢断定他活不过五年,先生谨慎啊。”临了,董卓还不忘诅咒道:“要是他活过五年,本相就天打雷劈。”
董卓嘴上说的毒,但心里却是稳如泰山,蔡琰现在十三岁,卫仲道应该是她十六岁的时候死的,哪怕真是乾坤倒转,卫仲道活过六年,他就是天打雷劈又有何妨。
“这。”蔡邕初时听着有些不悦,董卓先前的表现,让他以为董卓是故意咒卫家。但董卓最后一句狠话,却让他心中的不悦尽去。
古人或多或少信点迷信,就是蔡邕也是将信将疑。董卓先前的几句话有几分真假暂且不说,单单的最后一句天打雷劈,却是重了。董卓堂堂丞相,没必要拿小小的卫家与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自古红颜多薄命,那是句屁话。年少显才名,所嫁之人又不可托付,这才是苦命。依本相看,先生之女是个有后福之人,十七八岁再嫁也不迟。”董卓见蔡邕脸上犹豫更重,乘机又道。
其实这句话才是董卓最想说的,十七八岁,卫家小子早死了,而他的地位可能也不像现在这样了,要是被人所灭,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但要是权势更重,地位更稳,那…要是他有意,蔡邕也不会太过刁难。
蔡邕抬头看了看满脸期待的卫家父子,又看了看满脸郑重不像是说假话的董卓。
几经思虑,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为了女儿的后半生的幸福,咬牙对卫洪歉然道:“犬女尚且年幼,况且为兄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也舍不得她早嫁,要是贤弟真有此意,五年后再下聘如何?”
卫洪闻言看着董卓的眼神中越发恼怒,五年之后。谁知道五年之后是个什么样,这明显是推脱之词。而这其中董卓所起到的作用,卫洪要是还看不出来,他也就不是中原有数的大商了。
“呵呵,伯喈兄膝下无子,舍不得爱女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两孩子都还年少,五年之后再谈倒也无妨。”既然人家无意。卫洪呵呵一笑,来个顺水推舟,不了了之。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经过蔡邕推脱后,卫洪的态度明显的淡了一分,互相交谈了几句话,卫洪打算起身离去。卫桦倒是几次想插话,却被卫洪眼神拦住。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