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美利坚-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成了足利将军,晋身的资本,果然有了这么多精美的茶叶罐,很快那些老式的上层社会就接纳了这个足利将军。
而当时这些茶叶罐,在后来也就成了权利的象征,很多日本的贵族都以收藏这样一只茶叶罐为荣。
但是在后来权力更迭的过程中,这些茶叶罐,大多是毁于战火了。
到了丰臣秀吉的时候,就只有这么一只保存了下来,因为其他的九十八件基本早就已经都毁于战火了,于是剩下硕果仅存的这只就被叫做了九十九发茄子。
只可惜这大名鼎鼎的九十九发茄子,也并没能保存多久,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篡位,后来在发动对某个衷心于丰臣家的大名的讨伐战争的时候,在城破之际,这只九十九发茄子,最后被摔成了碎片。
后来德川家康得到这些碎片之后,感觉非常的惋惜,还专门让人修复了这只九十九发茄子。
虽然修复的很不错,只是可惜这只九十九发茄子,自从那次摔破了之后,就价值大跌,再也没了之前,可以和曜变天目碗叫板的气势了。
不过现在出现在金沐晨面前的这只,可并不是当年摔坏的那只九十九发茄子。
而是另外一只大名鼎鼎的茄子,就是付藻茄子,这只付藻茄子和那九十九发茄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诞生的年代。
那只九十九发茄子,是唐朝时候的古物,其实虽然说起来是年代久远,可就是普通的粗瓷,甚至有些粗心的人,一眼看过去,可能还会把这家伙和中国曾经流行一时的酱色的捣蒜缸联系起来。
而这样的茶叶罐,其实在中国也并不值钱,而在日本,之所以日本人会对这样的茶叶罐这么疯狂,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唐朝的特殊情怀而已。
就和现在很多九零后的小年轻一样,也许他们根本都不知道张国荣是谁,也根本没怎么听过张国荣的哥,看过张国荣的电影。
可这却并不妨碍,每年到了四月份张国荣的忌日的时候,他们会在网上无病呻吟的,喊上几声怀念哥哥之类的屁话。
那九十九发茄子,对于日本人,其实就是那么一个情怀,但其实除了情怀之外,那九十九发茄子,并不怎么值钱。
而这时付藻茄子,那就不一样了。
这只付藻茄子其实出身也并不高贵,就是一件日本桃山时代,中国福建出产的青瓷茶叶罐。
但是他传入日本之后,可是相当不得了,因为日本当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精美的天青瓷器,所以一到了日本,就先后被多位日本大名鼎鼎的任务收藏过。
其中就包括,桃山时代的三位大名鼎鼎的乱世英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最早是在织田信长手里的,后来织田信长被丰臣秀吉取代了之后,又落入了丰臣秀吉的手里。
丰臣秀吉死了之后,又落入了终于他的大阪大名真田幸村的手里。
后来德川家康开始了一统天下的讨伐战争,打到了大阪这座当时在日本号称“永不陷落”的城池的时候,这真田幸村拒不投降。
最后双方在大阪城发生了激战,最终德川家康的大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攻陷了这座号称“永不陷落”的坚城。
不过这真田幸村也是个烈性的汉子,在城破之后,就纵火自焚了,不光是把自己给烧死了,还把大阪城给烧毁了一大半。
最后在清理他府邸废墟的时候,德川家康手下的士兵,在废墟里发现了这只完好无损的付藻茄子!
并且把这只青瓷茶叶罐,献给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得到之后是心头大喜,重重的赏赐了那个士兵,并且把这只付藻茄子非常珍惜的收藏了起来。
从那之后这只付藻茄子,就成了德川家的家传宝贝。
可是等到了倒幕战争之后,德川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昭和时代他的子孙,只能靠变卖家产来维持锦衣玉食的生计。
而这时候这广田松繁就找到了德川家后人的门上,然后好一顿糊弄,最后就把这只付藻茄子给收入了囊中。
在之后,这家伙又是忍不住和自己的狐朋狗友们是一通显摆,结果搞得是整个日本的收藏界都知道,那德川家的付藻茄子,居然落到了他广田松繁的手上。
结果等到临死之前,这家伙也算是明白了一回,把这件茶叶罐捐献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算是断了那些一直惦记他家这些宝贝的家伙们的觊觎之心。
而现在这只大名鼎鼎的付藻茄子,就那么静静的展现在金沐晨的面前。
这只茶叶罐,大概二十公分高,看器型的话,没什么特别,就是一只小坛子,造型甚至和北方普通人家用的咸菜坛,或者是酱缸有些类似。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小坛子的上边的坛口,做的比较小,而且上面还有一只精美的盖子,刚好盖住了坛口。
这样的小坛子,虽然是青瓷,可毕竟是出身民窑,虽然做工水平方面,看起来还不错,可是出身的年代,却已经是明代时期的作品了。
所以远不如宋代的青瓷那么珍贵,如果要是拿到中国去的话,这东西其实并不怎么值钱。
考虑到他的做工,确实不错的因素,这样的茶叶罐,说实话就算拿去上拍,也就能拍出个二三百万,也就撑死了。
可关键是这只茶叶罐,在日本的地位,再加上有那织田大魔王,还有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样三位日本顶级的乱世枭雄收藏过的加成,这样一来这只茶叶罐的身份和地位,就立马不同了。
拿到中国去的话,也许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可是如果拿到国际上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金沐晨估摸着,有了这么三个日本乱世枭雄的加成,这只茶叶罐,最起码也能拍出上千万的价格,而且货币单位还得是美元……
这次自己便宜算捡大了,这东亚馆里的宝贝,真的可以说是藏龙卧虎。
除了咱们中国那些顶级国宝不算,光是被那些日本名人加成过的宝贝,就有不少,就比如这只付藻茄子,这玩意虽然在咱们中国人眼里看来是一般。
但是在日本人眼里,那就不一样了,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收藏过的宝贝,那可是代表着日本的历史的。
这样的东西要是丢了,那可是足够让日本人肉疼上好几辈子的。
但是对于金沐晨而言,这样才最好,只要是能让日本人不痛快,让日本人感到肉疼的事情,他都愿意做。
反正当年日本人,也是这么对咱们中国人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是日本人从古至今都喜欢的丛林生存准则!
第861章 恭王府的旧藏
虽然这只付藻茄子,在中国人看来,不过就是一只普通的福建民谣的青瓷茶叶罐而已,但是这件东西,对于日本人而言,可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意义。
最后被这广田松繁给收入了囊中,被他捐献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之后,这件茶叶罐,也被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鉴定人员,评为了日本的国宝。
毕竟在日本人眼里看来,这件茶叶罐因为经历了那段日本人最引以为傲的历史,所以虽然它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宝贝,但因为曾经被日本的多位历史名人收藏过,所以就带有了足够的历史厚重感,所以把它评为国宝,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把这件国宝,收入囊中,想必会让那些日本人很是肉痛吧!
不过过了今晚,这些日本人恐怕就不会只为了这么一只茄子而肉痛了,他们恐怕会为了今晚的损失而疯掉。
金沐晨冷笑着收好了这只茶叶罐,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这高岛菊次郎,还有横河民辅,以及广田松繁捐献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精品,几乎都已经被金沐晨给搜刮完毕了。
可这还远远不够,这东洋馆里的宝贝可还多着呢。
就比如接下来金沐晨见到的这三件套,这三件套的来头可也同样不小呢。
这三件是三套保存品相完好的清朝时期的紫檀家具,他们分别是清乾隆时期的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大宝坐;还有一对儿紫檀高束腰蕉叶云蝠纹三弯腿带托泥香几;以及一只紫檀西番莲纹有托泥大方凳。
这三大件,可是下面铭文记载的清朝的宫廷旧物,做工那是没话说。
而且这几套家具上面所闪烁的紫色的光芒,也告诉了金沐晨,这几件家具的年代都没错。
再加上以前金沐晨也收藏过,清朝宫廷使用的家具,所以对于清朝家具的做工,他还是了解的,这三件套的做工是半点差错都没有,肯定是清朝的王公贵族们用过的家具。
在一看这几件家具前面的介绍,他顿时就明了了,原来这三件套,竟然是出自清朝末代的恭王府里的家具。
想到这,金沐晨就想到了他之前,在中国青鸟市收藏的那件鎏金大坐钟,那尊大座钟,不就是那末代恭王溥伟贩卖的吗?
想想也是,那孙子,可是一个疯狂的保皇党,后来清朝皇室被逼退位之后,那孙子可一度疯狂叫嚣这,要复辟来着。
而且还一直在那些失去了权势的遗老遗少之间来回奔走,宣扬他拿到狗屁思想,后来还曾经一度,想要在辽南地区造反来着。
最后只能沦落到,要靠勾结日本人,才能完成他的复辟美梦,只可惜日本人也没太把他当回事,只是把他当成了一颗棋子。
一旦等到他没了利用的价值,就直接把他弄死在了大连。
而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看这孙子了,这孙子的败家能耐,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厉害,感情他在出走京城之前,可是把他们家的老宅子,自己就给掏了一遍,把所有之前的东西,都卖给了这帮日本鬼子,而且还成就了这帮日本鬼子里,最让人深恶痛绝的那个山中商会。
这种紫檀家具的用料,就不用多说了,都是上等的紫檀,这种材料,在清朝时期,除了皇家和一些顶级的王公贵族之外,可没多少人家能用得起,就算是江南的巨富,也没多少这种材料打造的家具。
而且这些家具一看造型就是出自宫廷造办处的手笔,在看前面的简介,更是能看到这几件家具的出处。
根据《奕訢秘档》记载:咸丰二年,三月十七,奏恭亲王奕訢安府用家具事宜。
大概意思就是说,在1852年3月7日这天,恭亲王奕訢,向咸丰皇帝上奏,希望宫廷造办处能给自己做一批家具。
咸丰皇帝也挺利索,马上就准了,于是很快造办处就把一些上等紫檀家具,送到了恭亲王的府上,这可是都有记录的:
三月十七日,有堂交敬事房交恭王府用敬事房木器等项总管金得具白折片一件奏过:紫檀木宝椅一张,紫檀木纹榻一张,紫檀木宫椅十张……
四月二十二日,恭王府安府用:紫檀木宝椅一张,紫檀木柜格两对,内有圈口牙子不全。紫檀木六方高桌一对,紫檀嵌硝石板桌二张,紫檀木炕案二张,内有花牙子条环不全。紫檀木宫椅二十张,内有圈口牙子条换牙不全。紫檀木边黑漆文具一对,花梨木包镶顶竖柜各一对,内有包镶迸裂,膛板,背板折伤不全,花梨木包镶几腿案一张,花梨木翘头案一张,楠木长桌一张,金漆炕格二对,金漆炕条案一张,金漆小炕格一张,黑漆描金花炕格张洋漆描金花莲几炕格一对,纹竹漆面炕案一张,红雕漆炕格一对。
以上木雕活并玉镶嵌铜面叶合扇套筒均有不全之处,相应找补齐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