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美利坚-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了心思,他就在那些摊位上留意了起来,这个古董展还真是够大,而且各种宝贝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很快金沐晨就在一个专门卖小装饰品的摊位上,看上了一件小宝贝,那是一件玳瑁做的首饰盒,大概巴掌大小,高度能有十公分左右。
首饰盒的顶部还雕刻有一只凤凰花纹,上面还镶嵌着一个铜把手,带有明显的中国风,看起来相当的舒服。
而这首饰盒打开来,也并不简单,里面居然又四层,别看不大,但是做工却相当精巧。
应该是清朝时期民间流传的老物件,而且能够做的这么精细,肯定也是当年大户人家的用物,黄黑相间的玳瑁颜色,说明这玳瑁也有年头了,和他当年收上来的那盏龟甲孔雀灯上面的玳瑁可不一样。
那灯上的玳瑁的年头,明显没这个首饰盒用的玳瑁年头久,这一点从颜色上就可以分得出来。
摊主是个三十多的中年妇人,长得挺漂亮,说话也相当利落,金沐晨一问价,这只玳瑁首饰盒居然要价三百美元,可真不算便宜。
不过送给女朋友的东西,哪能还价?直接抽出三张富兰克林拍在那位女老板的手上,乐的她是眉花眼笑,直跟坎迪斯说,她找小伙子可真有眼光,让金沐晨觉得自己这三百块可真是没白花。
而坎迪斯对那位女老板的赞美也很是受用,确实她觉得自己的眼光真不差,尤其是在选男朋友方面。
而且他送给自己这只玳瑁首饰盒也确实很漂亮,古香古色,做工精细,最关键是别看它小,但是实用功能可一点都不弱,以美国人比较务实的性格而言,这样的东西,他们最喜欢不过了。
金沐晨拖着坎迪斯的手,刚想离开这个小摊,可就那么不经意的一扭头的一瞬间,就感觉自己眼前猛地一亮,一道金光直冲眼底,让他的心头是一阵猛跳。
难道运气要逆天了吗?这才捡了一只拿破仑的铜杯,这还要捡到其他的好东西了吗?
第242章 银器收藏三要素
金沐晨抬头望那个卖小饰品的摊位旁边看去,只见那是一个卖银器的摊子,一眼扫过,满眼都是白花花的银器。
奇怪了,刚刚在自己眼前闪过的可是一摸难以形容的金光,怎么这展台上看到的全都是银光闪闪的银器?
金沐晨心存疑虑,虽然这时候肚子已经非常饿了,可是他又不愿错过宝贝,于是就停下了脚步。
他这么一停,坎迪斯也只好停了下来:“怎么,沐晨又看上什么好东西了吗?”
“嗯,是看上了,不过有些不太确定,要不你先去吃吧,吃完给我带回来一点就行,我就在这里等你。”
金沐晨对坎迪斯说道,坎迪斯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是却还是很听话,一个人去了,她知道金沐晨的性子,他要是看上一样东西,不弄到手,他肯定不会情愿离开的。
而且这家伙是个大肚汉,要是让他饿上一会儿,肯定会把他饿得发慌,所以处于关心的角度,她还是琢磨着,应该先去给金沐晨弄点吃的回来。
坎迪斯去找吃的了,而金沐晨则来到了这摊位前,摆摊的摊主是个肤色较深的拉丁裔,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说起英语来带着明显的口音。
不过他这摊位上的东西,到是很正,金沐晨看了很是喜欢,他一边留意着摊位上的这些银器,一边仔细的查找那道亮眼的金光的来源。
虽然一时间还没找到,但是他可以确定,那道金光,肯定不是这些银器上能展现出来的。
反正也不着急,他就开始慢慢的找,这一找还别说,这摊位上的银器,有不少还真就是好东西,都是上年头的真家伙。
他当初开始入行古董之初,就从纽约的古董市场里收上来过一套银器,后来出手给了瑞克,从哪之后,他也恶补了很多关于银器方面的知识。
古董银器是具有传统货币意义的贵金属,也是一种文化遗存,在国际收藏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苏富比、佳士得每年都会举行银器拍卖会。
而对国内藏家来说,古董银器却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随着中国的藏家们开始走出国门,闯荡世界,也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藏品,在国内关于银器的收藏也开始渐渐流行了起来,甚至在浦海,羊城等地,不断有古董银器集中上拍。
而且对于中国本身而言,本来就有制作和使用银器的灿烂历史,但在目前的国际收藏市场上,却主要还是日本和西洋的精美古董银器却更受藏家的欢迎。
而判断一件古董银器是否值得收藏,有那么三个要素,第一是看出身,第二是看纯度,第三是看历史!
所谓的看出身,其实就是看着银器,当时是不是皇室贵族所用的。
因为皇家定制银器和“贵族”家庭使用的银器,造型和工艺更加精美,这与中国文玩中的官窑瓷器品质相类同。
特别是在早期的欧洲社会,银器一直为教堂或贵族所有,它的使用不仅代表着富有,更是尊贵地位的象征。
第二就是看纯度!
白银是一种软金属,在铸造过程中必须加入一定的铜以增加硬度。为避免纯银在合金中的含量变化不定,各国对于纯度都有自定的标准并有特别的记号与之匹配。世界各国的银含量国家标准不同,这就决定了银器成色的不同。
按照每千克的银含量来说,英国的标准是925,法国老银器的含银量是最高的,被称为950银。德国有800和900两种,瑞典和丹麦通常是930或830,俄罗斯则为840或750。在银器上找寻到它们对应的纯银标志,便可以确定银器的含银量。一般而言,白银纯度越高价值也越高,收藏价值也越大。
另外,西洋古董银器往往会通过不同的纹章来标识银器的生产地区和时间,打上各个地区银器检验机构的图章。
比如英国银器纯度衡量标准规定,银制品必须含有92。5%的银、2。5%的铜,才能被称为“标准纯银”,纯银标志是一头狮子,俗称“豹头”。
这一“豹头”在英格兰地区为走狮,苏格兰地区为立狮,而爱尔兰地区则是皇冠。
第三就是看历史!
对于藏家而言,如果你想要收藏银器玩,那你就必须了解古董银器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欧洲银器的制作始终与整个社会的艺术风格相连,从早期带有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到律动的巴洛克式、奢华的洛可可式等等,艺术风格突出的银器无疑是一个时代文化和艺术水准的缩影,这样的古董银器也更具收藏价值。
目前市面上比较受追捧的古董银器,基本就产自英,法,德,瑞典,俄罗斯,日本这么几个国家,不过这其中英国的银器最受欢迎,尤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银器,更是古董银器中最受热捧的。
而最不受欢迎的则是俄罗斯的银器,主要是因为目前关于俄罗斯银器的假冒产品实在太多,当年俄国沙皇为了效仿西欧那些表兄弟们的口味,也让宫廷铸造师们铸造了不少精美的银器,只可惜后来斯大林时代,那些银器都被政府强行回收,回炉从新铸造成徽章或者勋章了,所以现在市面上真正的俄罗斯沙皇时期的银器是少的非常可怜的。
金沐晨按照前人总结的如何收藏古董银器的三要素,开始打量起面前这摊位上的银器。
这一看还真是发现了几套非常不错的好东西,就比如摆在摊位中间货架上那一套,十九世纪英国伦敦的“中国风”纯银咖啡壶一套。
连咖啡壶,带奶罐,糖罐,一共三件套,都是八角形,在壶身上都雕刻有明显的中国风式的图案。
比如咖啡壶上雕刻的是亭台楼阁的图案,而奶罐上则是梅花翠竹,在糖罐上则是一些山水人物的图案。
虽然不是纯中国制造,但是看得出当时的英国匠人们,在制造这套咖啡壶的时候,还是挺用心的。
最起码关于这些中国元素的雕刻,还都是非常漂亮的,并没有那种不伦不类的违和感,想必也是按照当时中国出口到西欧的瓷器上面的图案,照着扒下来的。
“十九世纪伦敦‘中国风’咖啡壶一套,生产年代应该是在1847年到1848年,用的是纯银,你看这上面的豹头印章可非常的清晰,总重量大概为2200克,怎么样?先生您看这还喜欢吗?”
那个拉丁裔老板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金沐晨的身边,给他介绍起他一只盯着看的那套咖啡壶。
“多少钱?”
金沐晨基本都没犹豫,直接就开口问了价。
“三千美元。”
老板也是出乎意料的干脆,而且这个价格非常的合理。
“给我包起来。”
金沐晨说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了另外一套咖啡壶上,而这一套咖啡壶看起来,可要比之前那套漂亮的多了,说漂亮是说造型,看起来绝对能用龙飞凤舞来形容,比起前面那套略显古朴的咖啡壶可气派的多。
这套咖啡壶也同样是咖啡壶,糖罐,奶罐三件套。
不过这套咖啡壶的中国风看起来可比之前那套明显的多,咖啡壶的护柄就是一条附在壶身上的龙,龙头朝上,四只抓刚好和壶身形成了一个接触,就成了壶柄。
大壶的壶身上还有各种中国古代人物的造型,有骑马飞奔回来报喜的骑士,还有喜出望外迎出家门的家人,看起来造像是栩栩如生,这应该是一副报喜的图案。
而奶罐和糖罐上的图案,则是那报喜图的延续,奶罐上是家里的大兵哥回家省亲时,家里在举办酒席的热闹景象。
而糖罐上的图案,则是大兵哥成亲入洞房的图案。
总之一套咖啡壶上的图案连接下来,就是一个功成名就,合家团圆的喜剧故事,看起来是非常的喜庆。
咖啡壶呈圆形,上面的做工是美轮美奂,每个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到位,花纹非常多,银器上常用的拉丝,括形,堑花,焊接,打磨抛光,点蓝上翠等等工艺都可以再这三件咖啡壶上看得见,由此可见当初那匠师在制作这套咖啡壶时候的用心。
最后在壶的底款上,金沐晨居然还看到了WH 85的痕迹,看到这些金沐晨基本就明白了,这应该是当年羊城十三行外销的银器。
那WH是当时羊城非常有名的昆和行的商标,至于那85则应该是按照洋人的要求,在上面打上的含银量的阿拉伯数字标识。
昆和行当年可是羊城响当当的大商号之一,在银器制造方面尤其有名,和当时的尚号都是中国银器制造方面的专家级商行。
没想到几百年后,他们的作品,居然流落到了美利坚来,而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碰上这样的一套银器,当然是不容错过。
“老板,这套银器多少钱?”
“这套也是三千!”
“好,给我包起来!”
金沐晨根本连眼都不眨就直接对那老板说道。
第243章 搞什么鬼?
这两套银器,看出身都应该不是欧洲王室使用的,所以价格也不算贵,只要三千美元一套,金沐晨主要是喜欢着银器上面的中国风,所以就顺手收了。
至于第二套为什么不过才百分之八十五的纯度,却能卖上和那套英国纯度百分十九十二点五的咖啡壶价格一样高,完全是因为这一套十三行造的银器,在器型的精美程度上,要远远超出第一套。
尤其是这套银器上面所使用的繁复的工艺,更不是英国那套中国风的咖啡壶所能比拟的。
英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