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大石胡王出兵攻击晋阳,对手却是太史慈、邓艾军团。九大石胡王只有三十五万大军,且战力尚不如鲜卑士兵。晋阳自然更是有惊无险。
因为晋阳攻守兵力相差不很悬殊,邓艾此人,向喜用奇计,故此九大石胡却不如别路胡人那样轻松。
九大石胡王到达晋阳城下,尚未及安营,只见晋阳守兵尽出,大杀一阵。幸亏九大石胡士兵多为骑兵,打不过时逃跑可是迅速。一场大战下来,士兵损折只有万余,但粮草辎重却丢了不少。
太史慈此人胆量最大,而邓艾与其性情相投。这日太史慈欲去观察九大石胡军营,邓艾也不阻拦,让徐晃、丁奉两将率三百亲兵随行。
众人上到岭上,北望九大石胡军营。早有伏路小军飞报九大石胡王,九大石胡王闻讯大喜,急率精骑五千往追太史慈等人。
太史慈看了半晌,方始回马。正待回城,只听得侧面马蹄声动,太史慈见敌军兵数不多,派亲兵回城叫邓艾派兵接应,谓众人道:“此等胡兵,吾等三百人尽可击溃,众兵努力,一同杀敌。”
徐晃、丁奉等见太史慈如此豪情,道:“誓与将军共进退。”
几将横枪立马,摆好阵形接战。
九大石胡王率骑兵来追,见太史慈所部只有数百人,在此结阵应战,不慌不忙,不由心生疑惑,喝住兵马。太史慈见九大石胡王赶来,却不客气,纵马横枪,直取九大石胡王。九大石胡王见太史慈气势汹汹,举刀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九大石胡王不敌。
胡将见九大石胡王遇险,策马夹击太史慈,徐晃、丁奉两将亦上前接战。太史慈等三将皆有名勇将,胡将虽多,却是战不下。太史慈奋起神勇,连挑胡将四人,而徐晃更是勇猛,开山大斧劈下,挡者不死即伤。
九大石胡王本心存疑虚,以为是太史慈诱兵之计,见势不好,勒马回走,三将统率众兵往追。三百兵追击五千兵马,也是闻所未闻之事。
眼见胡王危急,此时北胡兵营大军前来接应,救得胡王,反将太史慈等人围在核心。太史慈昂然不惧,众士兵亦努力向前,太史慈左有徐晃,右有丁奉,三将所到之外,挡者不死即伤。
胡王见三将勇猛,欲待用弓箭攒射,却见邓艾分兵五路,长驱大进,前来接应。九大石胡军兵大败,被五路大军冲得四纷五落。
胡王收得兵马,检点士兵,折兵万余。打探得太史慈当时身边只有三百亲兵,而将自己五千精骑赶得乱窜,不禁羞愧难当,钦佩太史慈胆量。
入夜,太史慈命全琮率精兵短衣持刀摸进胡王大营,放起火来。太史慈见营中火起,率军杀入。九大石胡猝不及防,军营混乱,将找不着兵,兵找不着将。被晋阳守军杀得血流成河,尸首如山。
杀到将近天明,九大石胡王见势头不好,率军北逃。于路聚得败兵,已是折兵七八万。然军中诸将尚算齐整,兵士们丢盔卸甲,极为狼狈。
此时伏兵又起,王平、吴兰率军从左右两侧杀来,太史慈追兵从后赶来。九大石胡兵无战心,抵挡未几时,被太史慈领兵击溃。
九大石胡王得亲兵死战逃过大劫,但三十五大军却整整有一半性命留在晋阳。
时金旋已赶赴洛阳,闻战事顺利,已有西凉、襄平、北平、晋阳、安定、邺城、洛阳七路军团大捷,调动兵马欲将其余三路北胡大军全歼。
匈奴右贤王部闻得消息,也欲退兵,但夏侯淳、夏侯渊两军团大军二十五万已截断归路。右贤王部现在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铁弗王攻打弘农士兵三十万,丁零王、羯王攻击长安之合军五十万,此时也到了欲退不能的危险境地。黄忠军团、吕布军团三十万大军已经截断两路胡兵归路。而驻守洛阳、邺城的曹彰军团、张飞军团,马腾军团正分兵赶往西北方向,与黄忠、吕布军团汇合,截击大军共六十万。
而驻守长安的关羽军团,弘农的孙策军团正整军待发,准备将铁弗王、丁零王、羯王所部八十万大军歼灭于中原大地。
此时战事叙述甚慢,实则诸军团作战,时间虽有长有短,但战事发生,基本在同一时间。北胡向未有如此大败,在求援方面向来没有准备。
等到诸路败军归去,诸胡起援军接应,也应是数月以后之事。因此金旋命令各军团,尽出其兵,力歼三路胡兵。
第098回、十王入侵之聚歼
此时右贤王部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夏侯淳、夏侯渊两军团共大军三十万斩断归途。而晋阳的太史慈军团在解围后迅速分兵十万赶赴代县,与张辽部汇合。
六十万大军已逐渐合围,右贤王所部三十五万不得不退兵。但他们退兵的路线已被封堵,只有间小路绕过敌军。
代县退往塞外之路,除了来路之外,还有一条小路。这杀小路正是当初金旋大军伏击袁绍奇袭长安之兵之处。上次伏击过后,虽经当地居民整理,但路途更加崎岖难行。
右贤王没有料到,他们的退兵路线早已为张辽、吕蒙等人料中,他们正赶往那个巨大的口袋。
跟伏击文丑、张合所部一样,只是行军路线换了个方向。右贤王所部正在山路上艰难行军之际,伏兵突起。
上次伏击文丑、张合所部,金旋因其兵为汉人,不忍赶尽杀绝。但这次伏击的命令却是尽歼胡兵。
巨石从山上滚落,匈奴兵连人带马,死伤无数。一声声惨叫随滚石落下此起彼伏。
右贤王急了,率军往山上冲击。但往山上进攻,马匹却是没法利用的。匈奴兵没有了马就好像没有了腿,战斗力骤下。这就是为何张辽、夏侯淳、夏侯渊等不着急合围的原因,将敌军的长处封住,尽量减少正面冲锋。
匈奴兵一排排倒下,冲上山坡的匈奴兵用腰刀与金旋的大刀兵、长枪兵拼搏,最终的结果好似以卵击石。而没有了骑兵优势的匈奴在山地上与金旋士兵厮杀,无异是自寻死路。
金旋兵善于集中兵力打击敌军,善于使用埋伏计。将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的金旋士兵与舍长取短的匈奴兵厮杀,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处山路变成金旋士兵的屠场。因为这场战争,张辽在北胡有了一个不雅的外号“屠夫”右贤王死了,他是自尽的,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他无颜回见自己的子民。
右贤王此次出兵,意欲志在必得,竟带王妃前来,不料兵败身亡,连王妃也被俘虏。真是匈奴史中的奇耻大辱。
长安。关羽军团开始全力追击,因为丁零王、羯王的联军开始退兵了。金旋率领亲兵军团参与追击。
断后的是丁零王的二十万部队,他们在关羽军团强大的冲击力面前已失去了斗志。在关羽骑兵发动第三次冲击的时候,他们开始溃散。
丁零王在亲兵的保护下逃往前军,马超、赵云率所部亲兵紧紧咬住。追袭敌军首领是他们的拿手本领,匈奴王就是被赵云追击生擒,而这个故事没有在丁零王身上重演,因为丁零王很快就追上了前军。
关羽部队按原计划紧紧咬住敌军,因为前方还有黄忠军团等在前方等待着。
羯王意识到危险,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整兵欲在金旋两路大军合围前,击败关羽军团和亲兵军团。
丁零王兵马,刚才一战已折了五六万。但两军合兵也有四十五万,且大多都是骑兵。
关羽见状,明白联军心意。停住兵马,大队集中,列队迎敌。只见各兵种井然有序,布好锥形战阵,这是对付冲击力极强的胡兵最有效的战阵之一。
巨弩兵刚布置妥当,联军开始攻击了。大批联军骑兵往关羽军阵冲击。巨弩开始发动,联军损失惨重。接下来是强弩兵,联军的骑兵纷纷落马,但还是有部分骑兵冲了过来。
车阵在这个时刻又一次显现威力,骑兵在车阵前减速或跃过车阵。减下速来的骑兵成为弩兵的靶子,而跃过车阵的士兵成了大刀兵的刀下之鬼。
联军的后军开始乱了,黄忠军团的二十万大军和魏延率领的十万大军出现在联军后方。而两军团的骑兵已开始向联军后军发动冲击。
在兵器的配置上,针对北胡士兵以腰刀为主要进攻武器辅以弓箭的配备,金旋大军相应增加了长枪、大刀等长武器。
后军在黄忠大部队到来的时候,已经溃不成阵。他们挡不住金旋骑兵的冲击,金旋军的武器是百炼精钢,在坚固和锋利程度上,强过联军很多。
黄忠的大部队一到,骑兵也停止攻击,因为他们对付联军的杀手锏——车阵已经布好。
关羽的车阵也住前挤压,黄忠的车阵从后往挤来。而骑兵则撤到两翼,他们将负责从两翼外撤的敌军。
联军被挤压成扁平状,巨弩已停止射击,因为再往前挤压,他们可能会给对面的军团造成误伤。他们也退往两翼,配合骑兵作战。
联军已被挤压得不成军阵,骑兵的威力已发挥不出,因为根本没有供马匹发力的活动空间。丁零王、羯王见势不妙,分头整兵往两侧杀去,希望能从两侧突围。
他们赶到的时候,时机已晚了,两军车阵开始相联,他们现在的状况和高丽王子在襄平被车阵包围的状况非常相似,只不过那时车阵是方形的,从四面往中间挤压。而现在比当初的情况更差,联军的队伍是扁平的,里面的士兵都是强弩兵的攻击对象。
丁零王死了,是被强弩射死的。羯王死得壮烈些,他跃过了车阵,被大刀兵劈为两半。他们的兵马也都完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是金旋大军的对手。
铁弗王带领攻击弘农的士兵状况强一些,他在孙策军团与张飞、曹彰两军团联军合围前仓皇逃命,折兵十五万。
第099回、养精蓄锐(全)
胡军败了,他们扔下了二百余万条生命败回草原。而金旋守军也牺牲二十余万。尽管在这冷兵器时代,这个伤亡比例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但此次战争依然给中国边郡带来了许多后遗症。
伤员的救治,边民重返家园,沉重的财政负担。诸葛亮等重臣们有些焦头烂额。金旋决定暂停对胡族进行攻击,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参与侵略中原的十二个部族,遭受了严厉的打击。四百万大军撤回中原的只有不足五成,羌王、丁零王、羯王、右贤王兵败而亡,高丽王回国不久亦因伤重不治而亡。北胡经此一役,已失去了进攻中原的主导权。而北胡四王的身亡,草原诸胡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了纷争、战乱。
此时,中国南方各郡的商业已非常发达,夷州已建起远洋商船。金旋调动周瑜、甘宁、蔡瑁、张允等人在夷州建立远洋水师,做好出征海外的准备。
北方的边贸也达到了顶峰。金旋在边郡开设马市,又在西凉等边郡设置养马驿,划水草丰盛的草原作为养马场,将骑兵与当地情况巧妙结合,既为财政节省了养马开支,又使军马数量迅速增加。
全国也风调雨顺,金旋命各郡利用农闲之际,整修河道,兴修水利工程,以防旱涝灾害。
而法律观念渐得人心,法律从大汉律为基础,去其糟粕,已渐成规模。在陈宫领导的官员检察上,全国官吏风气大改,贪污受贿之行得到遏制。
关键是百姓逐步富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全国大治,钱粮充盈。
军队上也根据未来北方地理、气候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