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94章

浴火重生大同梦-第94章

小说: 浴火重生大同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青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硅棒,就横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是一根灰黑色的圆柱体,看上去很不起眼。除了在座的这五个人,不管把它拿到什么地方去,都没有人能真正估量出它的价值。他从进门起眼睛就没有离开过这件“稀世珍宝”,那种眼神比看着自己老婆还温柔,恨不得马上就去做个计算机出来玩玩。勉强分出心神听完陆少阳的话,又不禁在心中叫苦:“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哎!原来不过是十月革命。这种外交方针我卫青可是一窍不通,干吗非要拖着我不放呢。”

    
陆少阳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小青,你来说说,我们方舟小组的最高任务是什么?”卫青一怔,如今即使是他们五个在一起时,也很少会用到“方舟小组”这个名词,当即领悟到这次会议绝不止讨论十月革命这么简单,正容回答道:“嗯,我们的任务是,以一切手段,避免最终的核子大战,拯救全人类。”

    “不错,那么我再问你,怎样才能消灭核子战?”陆少阳又问。

    
“我想!”卫青苦恼地拍着头,这实在是个很折磨人的问题。“我想,虽然我们把爱因斯坦抓了来,但是最多也只能推迟一些年,原子弹最终是会被人发明出来的,就算没有原子弹,几百年后人们也能开发出足以毁灭地球的武器。”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原子弹的存在,而在于国家和民族的存在。所谓国家,本质上是一定利益群体的结合。当群体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无法和平解决时,就必将爆发战争。简单地说,要消灭战争,最好的办法是消灭国家,消灭种族的界限,以大人类精神统一全球。”秦长风道。

    卫青渐渐有些明白了:“你们的意思是,共产主义就是那个大人类精神?”

    
“完全正确。一提到共产主义,人们往往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我们曾经的社会主义制度。历史也证明了,一个计划经济下、封闭的、与世界缺乏交流甚至对立的社会制度不能实现共产主义。殊不知,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理论,我们以往所经历过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过是对共产主义的某种理解和尝试。我们不能因为实践的偏差而否定理论,就好像子女犯了错误,不能反过来说明他们的父母也是错的。”

    
“共产主义的真正精髓在于它的世界性和人类性,这不是任何一种理论所能比拟的。任何一种资产阶级理论,三权分立也好,五权宪法也罢,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建在国家这个利益群体之上。而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立足于全人类的。”

    卫青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列宁即将主政的苏联,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陆少阳笑道:“小青真是长进了,一点就通。准确地说,苏联就是我们的第一块试验田,也是我们迈向世界大同的第一步,未来的路怎么走,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把苏联这盘棋下活了,我们才有资格向世界宣布,人类大同可以实现!”——

    会议进行了整整三天,终于拟定了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自即日起,中央的工作重心围绕苏联问题展开。

    二

    
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孟什维克党主导的临时政府,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了。次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强烈谴责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和政府立即举行停战谈判,签订正义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普遍和平。这一建议遭到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拒绝。此时俄德前线的旧俄军队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苏俄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工农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的环境。12月3日,列宁迫不得以决定单独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举行谈判,并于12月15日签订为期28天的停战协定。

    
22日,和平谈判开始。苏俄根据《和平法令》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5日,德方表示赞同,但提出要以协约国同意参加为条件。休会10天后,德方于1918年1月9日借口协约国拒绝参加,表示不接受苏俄的谈判原则,谈判被迫中断。18日,德国提出极为苛刻的条款,要求苏俄割让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分,共计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并赔款60亿马克。

    德国开出天价勒索,说白了就是趁火打劫,德皇料定新生的苏俄政权迫于形势只能屈服,不想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政府适时出击,1月20日,就在德国向苏俄索要割地赔款的第三天,中国外长梁启超抵达布列斯特,以调停双方争端。

    
梁启超一到,陷入僵局的谈判立刻活了,他带来了德皇梦寐以求的军火专卖权,即中国军火和军工技术只出卖给德奥等同盟国,同时与德国建立更为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从飞机坦克到枪炮子弹,几乎涵盖了整个军工领域。简单地说,该合约一签,中国就成了德军的兵工厂。当然了,所包括的武器装备只限于中国第一代的出口型号,不过德皇大概做梦也要笑醒了。

    
交换条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点是要求德国归还中国青岛,这是在德国心理预期中的,没啥好说。第二点也就是梁启超此行的真正目的,向德国施加压力,力促苏德两国签订停战协议。

    在梁启超的全力斡旋下,经过艰苦的谈判,苏德两国于1918年3月1日正式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苏俄仅需向德国割让波兰,赔偿军费10亿马克。

    
这可以说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和谈,德国不仅捞取了巨大利益,更解除了东线战场的威胁,随即抽调出大批兵力,一面以摧枯拉朽之势清扫欧洲大陆上的残余抵抗力量,一面积极筹备渡海作战,兵锋直指大英帝国。美国人再也坐不住了,1918年4月,美国政府正式向德国宣战,山姆大叔终于被迫加入了战团。
第五集 第九十一章 列宁访华
    
1918年是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年,苏俄在年初彻底退出欧战,直接导致美英结盟,共抗不可一世的德奥盟军。战略重心由陆地转变为海洋,在浩瀚的大西洋上激烈厮杀。

    
英国是老牌海洋霸主,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尽管德国极力加强海军力量,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欧战开始后,英国海军凭借其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同时吸取中英东海海战的教训,大大提升了重型舰只的防空火力,令德国空军很难轻易得手。英国主力舰队游弋在斯卡帕弗洛港附近,将德国大洋舰队死死扼制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内,使其成了一支不能动弹的〃存在舰队〃。

    
德国海军自然不甘心长期受制于英军,在1916年6月,两国海军为了争夺制海权,爆发了一场有265艘各类军舰(英国149艘、德国116艘)和10万海军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面上展开的日德兰大会战。

    
此战使英国舰队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6.1万吨,伤亡3058人。单就战术而言,德国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大西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德国大洋舰队被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美国参战后,德国海军的劣势进一步加大,不但全然没有在陆地上摧枯拉朽的威势,而且屡屡受挫,望洋兴叹。

    盟国虽然在陆地上取得了巨大胜利,在海上却处处受制于人,双方互占优势,大战再度陷入僵持。

    
再看东欧,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乌克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于1917年底先后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白俄罗斯、鞑靼-巴什基尔、土耳其斯坦、亚美尼亚、花拉子模、布哈拉等地区的工农群众在苏俄红军胜利的鼓舞下,也先后举行起义,推翻了各自的资产阶级民族政府,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或苏维埃自治共和国。

    
虽然共产主义革命雨后春笋般在东欧各国爆发,但其中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协约国集团不甘心在俄国的失败,积极煽动遍布全俄的地主和富农暴动,制造粮食恐慌,武装并指挥克拉斯洛夫、高尔察克、尤登尼奇、邓尼金、弗兰格尔等几支庞大的白卫军对红军实施反攻,内战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中国政府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向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大批粮食和物资。是年正值全国丰收,大部分地区余粮甚丰,中国政府仅在3…6月间就向俄国紧急调运粮食2亿3千万斤,极大缓解了俄国国内的粮食危机。

    
4月11日,中国外长梁启超分别约见英美两国驻华大使,严正表明了力挺苏共的立场,以经济手段对两国施加压力,敦促其放弃支持俄国反政府武装。石铮还指示驻扎在黑龙江边境的第三集团军进入二级战备,随时准备应邀入俄,协助红军作战。

    
在中国的鼎力相助下,俄国内战从1918年5月开始到9月份结束,只经历了短短四个多月就彻底打垮了以邓尼金等人为首的反动武装,而经受了战火洗礼的苏维埃政权则日益巩固。

    
十月的北京,迎来了第一位踏上中国土地的外国元首——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俄共(布)中央总书记列宁。这一天的西直门火车站上,彩旗飘舞,鼓乐喧天,无数群众夹道欢迎苏俄政府代表团。这是一个颇为壮观的代表团,随同列宁出行的代表团成员有民族人民委员斯大林、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对外贸易人民委员克拉辛、中央书记处书记莫洛托夫和国家银行董事长舍印曼等十几位党政要员,几乎可以就地组成一个小苏维埃政府了。

    
列宁走下专列,踏上鲜亮的红地毯。等候在车门前的是中国国务院总理秦长风,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迎上。两双大手紧紧相握,伴随着〃咔嚓咔嚓〃连续不断的快门声,足有一分多钟。

    
秦长风满面红光,眼中闪烁着火一样的热情:〃列宁同志,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中国人民更希望以共产主义同志的身份,欢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到来。〃列宁心潮起伏,手上用力摇晃着:〃感谢中国人民,感谢中国同志!〃

    
两人并肩走上检阅台,在中苏国歌声中,列宁踏着节奏鲜明的步伐走过三军仪仗队。371名体格健壮的中国士兵个头和表情几乎完全一样,穿着笔挺的军礼服,371双黑亮眼睛,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行进中的列宁,跟随他的步伐慢慢转动。密集的行列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中南海怀仁堂,中国共和党政治局全体成员列队迎接苏共代表团,陆少阳亲自到大门口迎候列宁。双方分宾主坐定,正式举行会谈,陪座的中方代表是秦长风和万季青。万季青原来是陆少阳的秘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