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74章

浴火重生大同梦-第74章

小说: 浴火重生大同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苁8600万英镑。1913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1913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8月4日,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

    
然而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将军却认为德军兵力不足,不可能向卢森堡以西前进,所以法国的第三、第四和第五集团军,奉命于8月22日经由阿登森林前进。法国统帅部深信,德军将避免困难的阿登地形,但他们没有想到要为全面战争进行侦察和准备。一份给所有指挥官的命令说:“在8月22日,预料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对抗行动。”

    
与此相对的是德前进部队的谨慎态度。在对阿登森林进行了全面侦察后,德军主力进入森林,并且在周边地区布置下大量哨兵。当得到法军正在迫近的消息后,德军从侧翼攻击了毫无准备的法军。法军伤亡惨重,被迫于第二天败退。

    
8月22日至23日,在蒙斯之战中,霍夫曼将军指挥的德第一集团军击退了前来支援比利时的英法联军。在桑布尔河,法国第五集团军被德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击溃。至8月23日,十天内法军伤亡人数达三十万。

    
此后,德军继续南向马恩河和巴黎前进。8月26日,霍夫曼的第一集团军在勒卡托之战中突袭英国远征军,迫使其进入疲惫的后卫战。三天后,德国统帅部从科布伦次迁往卢森堡。当帝国列车滚滚向西时,德皇的副官冯·米勒海军上将注意到,他的皇上兴奋得语无伦次。

    
在8月份中,德国最高统帅部已习惯于几乎时时刻刻收到捷报了。双方先后打了四场大仗,卷入了三百五十多万部队。德军沉重打击了协约国的主力部队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一度被迫南撤,德军进入法国。

    
8月底,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将军组建第6、第9集团军,分别部署在巴黎外围以及第4和第5集团军之间,准备实施反攻。

    
然而,担任主攻任务的德第一、第二两大集团军一路高歌猛进,丝毫不给法军以喘息之机。这两个集团军大量装备了汉阳半自动步枪、雷电式冲锋枪以及霹雳火气冷式机枪等先进武器,再加上第一空军师的协同作战,所向披靡。9月2日,第一集团军先遣部队距法国首都巴黎已不足80公里。

    
在法国的防务中,巴黎长期以来起着战略作用。所有主要铁路线都集中和通过这一政治文化中心,全城由十四座内层炮台和二十五座外层炮台环绕保护着。但在法军被迫退到桑布尔河以前,很少有人想到要保卫巴黎。只有四个师和一个本土军旅(每师都有两个骑兵中队),一个独立骑兵旅和六个炮群(七十二门大炮),组成了巴黎驻防军队。尽管这些军队此时已猛增了一倍,但是要成功抵抗霍夫曼的第一集团军攻击,不论是在指挥上,还是在训练和装备上都是不够的。

    
事实上,包括法国陆军部长阿道夫·梅西米和参谋总长霞飞在内的大部分军官,都没有料到德军的推进如此神速。8月30日梅西米急令霞飞派遣至少三个军到巴黎郊外掘壕野营,但是为时已晚。军事危机的尖锐化驱使法国政府进入了近乎惊慌失措的境地,8月31日,法国政府宣布迁往波尔多。这一放弃首都的决定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大大加速了巴黎的陷落和法国的崩溃。

    巴黎城郊的蓝天上,突然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猛禽轰炸机群,在5架猎鹰战机的护航下,如黑云般笼罩了半边天空。

    
身穿德军制服的中国教官田伍亮,端坐在编队长机的座舱内,不断以中文下达着命令。作为中国飞行教官团的首席教官,德军空一师实际上是他一手组建起来的,所有的骨干飞行员也都是由中国教官们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尽管德军统帅部已经任命了一位空军师长,但在全体官兵的眼中,这位技术精湛、作风严谨的中国军人才是他们真正的师长。每逢重大战勤任务,都由他亲自指挥行动。久经训练的德国飞行员们,对于这些简短的中文指令十分熟悉,战机座舱内刻画的各种中文提示信息也全都了然于胸,战斗交流丝毫没有障碍。

    飞临战区上空后,俯瞰着这座历史悠久的艺术圣殿和风情万种的塞纳河,田伍亮不无遗憾地发出一道简短指令:“炸平——巴黎!”

    
几小时内,空一师出动轰炸机群1000架次以上,面对着以少量高射机枪组织起的脆弱防空网,嘲弄似的将城内外几乎所有炮台、仓库、通讯所以及各种军用设施挨个轰了个遍。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下,随处可见冲天烈焰,整个巴黎都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

    9月4日,德军在开战后一个月便攻陷法国首都巴黎。西线战场上,法军崩溃在即,英国远征军伤亡惨重。
第五集 第77~78章
    第七十七章猎杀潜航

    一

    
东线战场上。俄国在8月中旬已组织起了一支65万人的西北方面军,由俄军总参谋长日林斯基将军任司令,下辖第1、第2两个集团军,其中第1集团军由连年坎普夫将军率领,第2集团军由萨姆索诺夫将军率领。根据战争爆发前与英、法的盟约,俄西北方面军浩浩荡荡向德国东部边界进发。

    
德军在东线的军力明显处于下风,仅有普里特维茨将军的第8集团军,1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近1000门火炮。除装备略优外,兵力与俄军相差悬殊。从8月17日到20日,俄军在一系列战斗中获胜,特别是8月20日在贡宾年——戈利达普一线的战斗中,俄第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与德第8集团军主力部队遭遇,德军被击败,并被迫向西全线撤退。这时俄军如果全力追击,并部署正确的话,德第8集团军将难逃被歼的厄运,德国的东大门就毫无遮拦地敞开在俄军面前了。

    
正当俄军步步紧逼之时,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德第8集团军的无线电侦察部队破天荒地截获了8月20日俄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发给俄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将军的明文电报,电报立即被翻译为德文,内容是:“本集团军由于补给车辆未到,3天内暂停前进,需要等待辎重军需列车的到来,故目前不能进行联合作战”。

    
德军截获电报后大喜过望,根据电报他们至少在三天内不必担心俄第1集团军,只需全力以赴对付俄第2集团军。8月21日,德第8集团军完全停止撤退。23日,德军临阵换帅,由素以勇猛著称的兴登堡将军统率,以鲁登道夫为参谋长。

    
兴登堡将第8集团军主力通过军列专线转移至俄第2集团军正面,并将军队悄悄集中于俄第2集团军两侧,完成了对俄军的包围之势。德军的计划是先布好口袋阵,再派诱饵部队引诱俄军进入口袋,最后围而歼之。俄第2集团军果然上当,一头钻进包围圈。更要命的是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盲目自信,不许萨姆索诺夫将军撤退,强令俄第2集团军继续“追击”德军。

    经过连场激战,到8月30日,俄第2集团军全军覆没,10万人被俘,3万人战死,500门大炮被缴获或被击毁,俄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将军自杀身亡。

    
德第8集团军在完成歼灭俄第2集团军的战斗后,又神速通过军列专线将主力调回,并将俄第1集团军团团围住。9月7日,德军发动猛烈的进攻,俄第1集团军由于士气低落,装备低劣,又无外援,很快土崩瓦解。至9月15日战斗结束,俄第1集团军伤亡14万人,俄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只身一人逃回俄国,而德军仅伤亡1万人。

    
这场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围歼战,以德军完胜告终,使德军暂时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西线的英法联军。对于俄国而言,65万之众的西北方面军是沙皇为对徳作战而苦心经营的,拥有俄军中最优良的装备,战斗力也是俄军中最强的,可说是元气大伤。


    
德军横扫欧洲的威势震惊了蓄意坐收渔利的美国。欧战爆发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既不搞总动员,也不对任何国家宣战,只是发表了一个《中立宣言》。他在宣言中呼吁:“美国人必须在道义上和感情上首先想到美国和美国的利益,美国不仅在名义上,而且必须在事实上保持中立”。美国的中立,是其对欧洲一贯采取的“孤立主义”传统政策的继续,也是其隔岸观火的老手法。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在“中立”的旗号下,美国和交战双方,不管是德、奥同盟国,还是法、英、俄协约国,都进行繁忙的贸易活动,大量出售军火和军用物资,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但是,如果任凭德国在欧洲取胜,那时的德国将会无可匹敌,横行大西洋上,使美洲大陆暴露在直接威胁之下,美国在美洲大陆的“门罗主义”只会被打个粉身碎骨。于是,美国公众的心理和舆论有了明显变化,备战空气变得浓厚起来。

    
基于这个认识,仅仅在开战后的一个月,美国政府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威尔逊总统力主国会通过了如下法案:陆军常规部队扩大一倍,建造两座军营,成立“非常造船公司”,加速经济军事化的步伐,积极推进战备工作。

    
这次大战,本来就是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大战刚一开始,俄国就抛出一个分割欧洲和德国殖民地的方案;英法也着手讨论瓜分土耳其亚洲领土的计划;日俄战争后不可一世的日本,更觉得有了趁火打劫的良机,首相大隈重信公开宣称日本决意要成为世界的“支配国”。8月5日,大限重信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一要其撤退在日本和中国海上的军舰;二要其把在中国胶州湾的租界地无条件地交给日本。德国人根本不予理睬。8月23日,通牒限期已过,日本立即对德宣战,并迅速展开了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9月13日,日军占领马绍尔群岛,15日占领加罗林群岛,18日占领耶普岛,25日占领特鲁克群岛。10月1日,日本政府要求英国政府支持其永久保留有赤道以北的德属各岛。短短一月间,日军仅以死亡200人的代价,便取得了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成果。

    
日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展开军事行动,源于危机四伏的国内局势。日本虽然通过日俄战争的胜利确立了强国地位,工业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真正恢复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1914年外债达成协议1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6倍,甚至难以支付利息;贸易持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尤其是中国收回东北权益后,局面更加恶化。

    
日本当权者们清楚地知道,日本现在已完全陷于绝境。因此,他们才能在这场人类大战乱中发现了摆脱绝境的“天佑”。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隈首相和山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