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40章

浴火重生大同梦-第40章

小说: 浴火重生大同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面前这个一身儒雅气息的文士却给他开出了一张内容详尽的清单:

    将军1名,100000两

    校官37名,每人10000两,合计370000两

    尉官52名,每人5000两,合计260000两

    军士197名,每人1000两,合计197000两

    总计287人,白银927000两

    
朱尔典面对这样一份“购买”战俘的“合同”,几乎要从鼻孔里呻吟出来了。这是个什么流氓国家啊!他实在无法想象要是下次被他们抓去1000人是什么后果。整整一个上午,他们根本就没空谈正事,全用在和这个满身上下没有一丝烟火气的中国人讨价还价上了。最过分的是,当价格谈到900000两附近时,这个家伙就死活都不肯让步了。说得口干舌燥的朱尔典最终也没能拿下那可怜的500两零头,以900500两成交。

    
可是他又不得不在这份肮脏的“买人”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抛开一切不谈,只有把这些被俘的官兵“买”回去,才能彻底了解东海海战的真相。虽然他不是很相信中方真的会以所谓的战争罪来审判这些官兵,但是万一事情闹大了,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英国又不便再次动用武力的话,那么政府对国内外如何交待?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地考察,他终于深切而无奈地得出了两点结论:1北洋政权的垮台只剩下时间问题了。2中德之间的交往绝对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他下属的情报人员甚至多次亲眼目睹了大批刻有德国标记的军需物资,以及共和军中德国技术军官的身影。

    可以说,英国政府的中国政策面临着彻底失败、血本无归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死挺北洋政府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智了。

    再往深里想一层,从中德之间的紧密联系来看,如果英国对华发动大规模冲突,极有可能引发欧洲两大阵营之间的全面战争。可是,英国做好战争准备了吗?

    朱尔典心中暗叹,把这些头疼的问题交给首相大人去想吧。转而问道:“部长阁下,对于今后的中英关系,中方的立场是什么?”

    梁启超:“特使先生可以说的具体点吗?”

    朱尔典微一沉吟,试探性问道:“比如说,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梁启超突然从座椅上立起,身体微微颤抖,清澈的眼神忽然变得像老鹰般犀利。朱尔典正在诧异他为何如此激动,只听他缓慢而坚定地说道:“我国政府欢迎任何有诚意的国家与我们建交,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比如说,香港。”

    
朱尔典半晌也没回过神来,他没料到中方的态度如此强硬。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中国即使是冒被全世界孤立的危险,也不会承认前政府签下的任何不平等条约以及债务。而且显然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一段尴尬的沉默中,朱尔典清晰地意识到,中英建交的谈判还没有启动就已经宣告失败了。作为既得利益的英国,断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即使国王愿意答应,国会也不会答应,英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良久,朱尔典问出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么,中方对于既成事实会作何处理?”

    梁启超微笑道:“特使先生应该是想问,我国政府会不会继续容忍英国在香港的事实存在。对吗?”

    朱尔典:“是的。”

    梁启超:“我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利。”

    朱尔典倒抽了一口凉气:“包括军事措施?”

    梁启超缓慢点头,气氛再次降到冰点。

    朱尔典终于掏出一支雪茄,点燃。这个时候他必须依靠尼古丁来整理思绪了,

    
弥漫室内的烟雾中,梁启超打破了沉默:“请转告贵国国王和首相,中国政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采取单方面行动。中国愿意和贵国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接触。再见了,特使先生。”说完飘然离去。

    朱尔典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一遍遍玩味着隐藏于外交辞令背后的深意,终有所觉。

    二

    陆少阳刚要动身去上海主持货币改革工作,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爱因斯坦先生及其家眷在秦长风的陪同下抵达南京下关码头。

    金陵国宾馆5号楼——一栋单独的小型欧式建筑。

    一楼大厅内坐着四个人:陆少阳、秦长风、任安平、石铮,皆默然不语。

    终于,脚步声起。在卫青陪同下,爱因斯坦摇摇晃晃走下楼梯。

    这是一次特殊的会议——方舟小组历史上第一个有外人参与的全体会议。

    爱因斯坦重重瘫坐在沙发上,接过秦长风递过的一杯酒,仰头喝干。“我想我需要一个解释,就现在,立刻。”

    
一下船,他就被接到了这座小楼的二层。在卫青的帮助下,他已经对着那台古怪的“方舟电脑”浏览了整整8个小时。其间他无数次以为自己处于精神错乱状态。现在的他,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答案来拯救他濒临崩溃的人生观。

    陆少阳微笑道:“我想只有一个解释最合理。”

    爱因斯坦盲目地望着天花板,耳中传来卫青准确的翻译:“那就是,我们来自未来。”

    
爱因斯坦闭上眼,作为一名作风严谨的科学家,他从不立刻完全接受任何一个看上去很合理的解释。“嗯,也许是这样。假设你们真的是来自2021年的未来世界。那么,你们找我来有什么目的?”

    “很简单,帮助我们。准确地说是,帮助这个即将在一百多年后毁灭的世界。”

    “是那个原子弹毁灭了这个世界吗?”

    “不,是人类的贪婪和国家的界限毁灭了整个世界。”

    秦长风站起,来回踱了几步。“即使我们可以推迟原子弹出现的时间,即使没有原子弹,但是总有一天,会出现足以在一瞬间毁灭地球的武器。”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出现了原子弹,而是在于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国家的界限,是否存在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否存在压迫、歧视和野心家。”

    爱因斯坦猛地睁开眼睛,整个脸庞发散出灿烂的光芒。“我开始相信,你们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陌生人了。”

    片刻冲动后,爱因斯坦目光又渐转暗淡,喃喃道:“也许阻止原子弹的出现要比阻止人类的私欲膨胀容易得多。”

    
陆少阳:“是的,以我们所掌握的未来科技,依靠武力逐渐征服全世界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相信,正如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帝国,我们永远无法阻止国家的再分裂、民族的再独立。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成为镜花水月。”

    
任安平:“所以我们必须在有生之年建立起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压迫、民族融合的世界新秩序。既然人性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用制度来约束人性,消灭一切敢于挑战新秩序的野心家。也许这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但是我们愿意付出毕生的努力去实现这个——大同世界。”

    爱因斯坦把“大同世界”这几个字反复念了几遍。“那么,依靠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这个伟大的世界新秩序?”

    
石铮:“坦率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黑暗中前进,但是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不断摸索。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争取本民族的自由独立。只有我们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探索下一个目标,进而左右整个时代的发展轨迹。”

    爱因斯坦:“我只是一名科学家,我可以做什么?”

    
陆少阳微笑道:“历史证明你几乎是一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如果你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一百年后的未来科技,如果我们能够为你提供一切你所需要的研究环境,你认为你可以做什么?”

    爱因斯坦全身一震,几乎是在呻吟。“世界上没有一个科学家会拒绝这样的要求。”

    
“不仅如此,这个时代所有知名或者即将知名的科技精英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要求。我们将会建立起一个属于全人类的科研基地以及实用技术转化基地。简单地说,我们将会节省一百多年时间。”

    “简单地说,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一百年时间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消灭所有阻碍我们的敌人。”

    简单地说,爱因斯坦先生晕了。

    第四十九章黄浦销烟

    一

    
1912年1月12日下午,中华共和国临时国会通过陆少阳提交的财政改制案。孙中山以总统名义发布《中华共和国财政经济改制令》,财政部以全文下发各省市。13日,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同盟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等有影响的大报,都刊发了这一命令。同时,又公布了《中元发行办法》《中央银行设立办法》等5项办法。将“财政经济改制令”和各种办法综合起来,

    其主要内容有5项:

    1设立中国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是国家的法定中央银行。

    2发行中元纸币,中元每元法定合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由中央银行发行,

    面额分为1元(角、分)、5元(角、分)、10元、50元、100元九种。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

    3各种金银币、铜钱以公布折合价兑换中元。中元发行后,限期收回。

    4私人不得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限期收兑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违反规定不于限期内兑换者,一律没收。

    5禁止一切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均应以中元计算价格。违者以扰乱金融秩序罪论处。

    1月15日,筹备已久的中国中央银行以及各分支机构于各主要城市同时挂牌成立。同日,“中元发行准备监理会”成立,负责监督检查中元的发行及准备情形。

    
1月16日,中华共和国副总统、财政改制委员会主任陆少阳命令向各大城市派遣财改管制督导员,监督各地执行政策。派宋教仁为两广地区督导员;程潜为两湖地区督导员;胡汉民为闽浙地区督导员等。

    
1月20日,陆少阳率大批财政部骨干抵达上海,同时任命上海军管会主任王啸飞为上海财改委执行委员。坐镇南京的孙中山也亲自出马,邀请南京工商界、金融界人士座谈,希望他们协力执行各项办法。

    1月22日,中国中央银行正式在各主要城市兑换中元。

    
各地民众对这个新生事物虽然还无法完全理解,但此前政府已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加上害怕“违者没收”或者被以扰乱金融秩序罪坐牢,只好将家中积蓄的金银外币向中央银行兑换中元。中元发行第一天,上海、南京、

    杭州等地中央银行分支机构门前,就挤满了前来兑换的市民。

    
5天后,各行收兑工作更为紧张,在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许多人早晨五六点就在那里排队了,到下午一、二点都还没有兑到。临时增开了十几个柜台也无法应付。只得紧急委托市内各大钱庄以及交通银行代兑金银外汇。即便如此,各行门前汹涌如潮的兑金者仍十分拥挤,门警用尽力气也不容易维持秩序。

    到29日中元发行一周时,已有金银外币折合1亿3200余万兑换成中元。在兑换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麻烦,

    如经常会因金银成色发生纠纷,使收兑工作受到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