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151章

浴火重生大同梦-第151章

小说: 浴火重生大同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清远脑中“轰”的一声巨响,颤声道:“是。”

    “经有关部门查明,邱清远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反革命势力,参加党内反动团体,证据确凿,中央决定,按特别程序,立即执行枪决。”

    
邱清远当场魂飞天外,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自从王啸飞的事传出后,他一直担心受到牵连。不过他和王之间的默契向来十分隐秘,心中总抱着一丝侥幸,不想狂风暴雨竟是骤然而至。

    宋生源森然道:“邱清远,你认罪吗?”

    “我,我认罪。”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都是枉然了,不如坦陈己过,或许尚有一线生机,邱清远哑声道:“学生一时糊涂,受了王党笼络,甘受惩处。”

    宋生源面色稍霁,慢慢走到他面前,放软了口气道:“你既认罪,那就莫怪我不念师生之情了。哎,你毕竟跟随我多年,还有什么话要交待的?”

    邱清远自知无幸,悲从中来,扑通跪倒,叩下头去:“恩师,学生要去了,只是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学生放心不下。”

    宋生源黯然道:“你安心去吧,两位首长法外施恩,你的身后事按因公殉职处理。”

    邱清远连连在地上叩着响头,地砖“砰砰”作响,痛哭流涕道:“多谢恩师,多谢两位首长,清远死也瞑目了。”

    陆少阳向伏在地下缩成一团的邱清远瞥了一眼,冷泠道,“宋公,念下一份吧。”

    宋生源道了一声“是”,转回案前,又拿起了一份文件,朗声念道:“邱清远同志多年来克己奉公,勤勉从政,功绩斐然,晋升为国家安全局局长,享受正部级待遇-”

    此言一出,邱清远大脑立时一片混乱,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宋生源捧着那文件送到他面前,淡淡道:“这也是两位首长的决定,你自己看吧。”

    
邱清远片刻间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最后竟能加官晋爵,眨眼间就成了雪崩的新任掌门,他颤抖着接过那份红头文件,一遍一遍地读着,心中却无半分喜悦,不知是真是幻。

    宋生源缓缓道:“邱清远,你的功也赏了,你的过也罚了,何去何从,都在你一念之间。”

    邱清远仿佛从梦中醒转,猛地直起上身回道:“学生明白了,是首长给了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今后我若再起半点私心,-”

    
宋生源挥手止住他,冷笑道:“别打量着我们几个老东西快不在了,就尽捡好听的说。”说着又从桌上拿起一开始念的那份文件,在他面前晃了几下,道:“你看清楚了,这上面不但有我宋某人的签名,还有五大首长的联合签名,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立刻取了你的项上人头。”

    邱清远刚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件东西的厉害,日后它不论在谁的手上,随时随地亮出来,任谁都保不了他。

    陆少阳清咳一声,也离座走到他面前,亲手把他扶起道:“你是二十岁上进雪崩的吧?”

    邱清远受宠若惊地看着面前的老人,微微颔首。

    “二十多年来,你办事还算勤勉,中亚地区能有今日之局面,可以说和你邱清远也是不无关系的。”

    
接着话锋一转,语调又转入冷峻:“但是你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不惜结党营私,在党内搞小团体,这也是不可宽恕的……跟你说白了吧,对你网开一面,不是因为你往日的贡献,而是你的恩师、宋公在我和石帅面前一力担保,他说你邱靖远不是那种冥顽不灵之徒,不是那种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的政治小人,我们才敢以国运相托。邱清远,话我也不多说了,当着宋公的面,我只问你,到了危急关头,你邱清远能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敢不敢挺身而出?”

    邱清远羞惭交加,伏地立誓道:“皇天后土,日月昭昭,邱清远若口不对心,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天地不容。”

    邱清远离开后,石铮喟然长叹:“我们这样煞费苦心,可惜此人的份量还是轻了些,少阳啊,这步棋险得很呐。”

    陆少阳微微一笑,双掌轻击,扬声道:“出来吧,丫头。”

    一名女子从里屋应声而出,神色凄然,低着头向三人一一见礼,赫然便是王啸飞的妻子张珏。

    几日后,秦皇岛,北戴河。

    清晨的凉风中,王啸飞手捧一张报纸,独自坐在露台上,手边的茶几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

    
他已经整整一个星期没有下过楼了,每日的生活却很有规律,六点起床,吃早餐,看报,阅读书籍,偶尔还听听音乐,或是看一会电视,晚上10点准时睡觉,除了上来送餐和打扫房间的勤务人员,他几乎不跟任何人接触,然而他似乎十分享受这种既单调又乏味的生活,从没有焦燥的情结表现。最明显的证据是,原本苍白的脸上有了些红润之色。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王啸飞放下报纸,立起,缓缓转过身来。

    石铮便衣简从,伫立在客厅正中央,两双同样锐利的眼神交汇在一处。

    “校长。”

    “这个地方不适合你,跟我走。”石铮挥了挥手,不容置疑地道。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楼,向一块空地走去,那里停着一架直升飞机。

    
绵延无尽的长城,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中,远远近近的树梢枝条上,残叶凋零,阵阵秋风中,无数焦黄的枯叶漫天飞舞,和着卷起的沙尘,在半空中纷乱地打着旋,更添萧瑟气象。

    两人并肩立在坚厚的城垛上,衣衫猎猎作响。

    
石铮伸出手去,警卫员从身后递上一只用锦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事。他亲手拉开活结,一层层展开,露出一架宝贵的军用望远镜,这是他数十年来从不离身之物。镜身依然黑亮如新,奈何人事皆非。

    “有了它,你可以看得更远——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路,必须由我们自己来走。”

    “这需要代价。”

    “是的。我会为一切付出代价。”王啸飞放下望远镜,低沉而坚定地道:“但是,我必须先完成这一切。”

    
“就这样吧。”石铮突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慵懒,将那块包裹用的锦帕塞进他手中:“这两件东西缺一不可,今天一并交给你了,望你好自为之。”说罢迈开脚步,头也不回地走下山去。

    王啸飞呆立良久,直至石铮的背影没入山谷深处,方才将那方锦帕凑到眼前,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立时跃入眼帘。

    猛然间,两行热泪飞溅而出。

    1931年10月1日,子夜,北京南苑机场。

    偌大的机坪上,孤零零地匍匐着一架中型运输机,机身上喷涂着四个醒目的大字:空军一号。

    一列车队缓缓驶上机坪,车门纷纷打开,走下十来个人,以陆少阳为首的五大常委以及各自的家眷。没有人送行,就连车也是他们自己开来的。

    “就这样走了吗?”卫青站在石铮身边,语调干涩地问道。

    石铮拍了拍他肩,却没有回话,只静静地环视着。沉睡中的都市,一切都显得那样安详和平。

    秦长风向北方挥了挥手,又慢慢放下了,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再见了,北京。”

    陆少阳突然朗声道:“同志们,不,兄弟们,我们应该高兴才对,从今天起,我们只是兄弟了。”

    任安平呵呵笑道:“可不是嘛,从今天起,我们几个老家伙也解放了,兄弟们,上飞机。”

    飞机滑入跑道,驾驶舱中的石铮稳稳把握着操纵杆,缓缓踩下油门,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飞速跃动的速度表。

    当机头拉起的一瞬间,他没有看到,地面上燃起了数万支火把,直到飞机没入云层,飞向不知名的空域,熊熊火焰依然辉映着天地。

    后记:

    
陆少阳等去后,王啸飞接掌大权,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与万季青、范汉成共组新一届常委会,以雷霆手段惩治贪官,整肃吏治。王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党员犯法、罪加一等。”并力主将其写入党章和共和国法典,在各级党政部门中掀起了腥风血雨,短短几个月内,上千名高级干部落马,株连者不计其数。海啸也由此成为国家常设机关,建立起由民间直达中央的情报系统,专事搜集党政要员的劣迹。

    
在外交上,王锐意改革联合国机构,力图筹建以中国军队为核心的联合国军,但遭到苏联强力抵制,矛盾愈演愈烈,中苏关系由此转向恶化。王在常委会上提议中止援苏,对苏联实施经济制裁,却遭到万、范两大常委一致反对。王抛开常委会,临时召集起政治局扩大会议,以领袖权威通过了该决议。

    
中国外长周子才出访德国,与希特勒单独会晤,使其误认为中国有意对苏动武,并相约两国共分苏联疆土。希特勒正中下怀,表面上满口答允,暗地里却作了另一番布置,秘约英美两国,企图利用联合国阵营的内部分裂,先荡平苏联,再联手夹攻中国。其后,欧美各国都开始了明目张胆的扩军备战。

    
1938年3月,五百余万德军越过苏德边境,向苏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闪电战,苏军节节败退,德军很快就已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当此危急关头,斯大林再也顾不得颜面,向北京发出了求援电报,王在复电中提出,中国出兵的首要条件是,全苏武装力量都必须置于中方的统一指挥之下。

    
斯大林既不愿接受这样苛刻的条件,只得派出莫洛托夫等人赴北京游说中国高层,并许诺可签署条约,战后以西伯利亚相赠。万季青、范汉成皆为之所动,且对王早存不满,于是联络党内元老,在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出兵援苏的提案。王盛怒之下中途退场,并召姜政、江星辰、林格泽三员心腹大将面授机宜,嘱其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该决议。

    王的独断专行终于激怒了元老们,秘议倒王,万季青往见石龙元帅,痛陈王之跋扈,取得了以石龙为首的一批军方将领支持。

    
王啸飞洞悉先机,暗中调整了京畿防务,控制住局面后,便欲在党内进行大清洗。张珏闻讯后,与王激烈争辩,拼死保住了一批党内元老,但万季青仍不免因此获罪,范汉成从此一蹶不振,石龙元帅也被解除了一切职务,赋闲在家。

    由于中国坚持不肯出兵,德军攻陷苏联首都莫斯科,斯大林被迫率苏共中央机关东迁,在逃亡途中,苏共终于向北京发出了屈服的信号,接受全部出兵条件。

    
王于接报后第一时间召见周子才,任命其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周十分惶恐,坚辞不受,王只道:“论打仗,比你行的人多的是,但统帅一支多国部队,则只有你一人。”同时指派江星辰为其副帅,周这才答应领兵出征。消息传出后,江星辰对此项任命深感不满,赴中南海与王理论,王道出真意,并授他一道密令,嘱其在必要时可直接接管兵权。

    
周子才掌帅印后,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国际声望和高超的外交手腕,居中调解各军间的矛盾,为人谦和,善于听取和采纳各方意见,令各国将领心悦诚服,中、苏、韩、棉等八国联军迅速捏成了一只铁拳。江星辰至此方悟王啸飞起用此人的深意。

    
希特勒获知中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