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之小鬼巷177号 作者:独眼河马-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口本上面的姓名叫刘子季。”
“什么’‘zi’,什么‘ji’?”
“‘zi’是子丑寅卯的‘子’,‘ji’是伯仲叔季的‘季’,季节的‘季’。”
欧阳平和陈杰对视了一下,意思大概是:这个刘老四看样子还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呢,家庭背景不一般,文化水平蛮高的呢。最起码是起名字的人的水平不低。
“年龄?”
“虚度七十。”
“职业?”
“种菜。”
“种菜之前呢?”
“种菜之前没有事做。”刘老四显然不想让欧阳平拨弄他这堆灰粪,因为,在他这堆灰粪里面藏着一些不可示人的东西。
“刘子季,你的籍贯在哪里?”
刘老四的那两颗小眼睛在眼眶里面转了一下,虽然眼眶很小,但在灯光下面还是能很清晰的看到眼球的运动状态的:“河北燕山。”
“在河北燕山之前呢?”
刘老四的眼睛在欧阳平的脸上停留了片刻,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姓欧的会知道这么多:“河——河南——河南洛阳。”
“你在河北燕山和河南洛阳的时候,以何为业?”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分量,不然,刘老四的两个眼球不会朝上跳两下:“没有干什么,也就是做一点小生意,跑一点小买卖。”
“是什么样的小生意和小买卖呢?”
“也就是挑个担子走村穿寨,买一点针头线老什么的。”刘老四是避重就轻,藏头露尾。
“我看挑担子走村串户只是一个幌子,你所说的小生意恐怕是和死人有关的生意,你所说的小买卖可能就是出手一些死人用过的东西吧?”
这一次,刘老四的两个眼球跳了好几下:“这……”。刘老四的舌头好像不怎么听使唤了。
“刘子季,我们希望你不要再兜圈子了,我们的政策你是知道的。
刘老四的上眼皮耷拉了下来,盖住了他那双小眼睛:“我过去干的那档子事情,难于启齿。但凡有一点出路,谁愿意干这种整天和鬼打交道的事情呢?”
“盗墓这一行,你是跟谁学的?”
“跟俺爹学的。”
“为什么会跑到南方来?”
“混不下去了,所以……”
“刘子季,我问你,你女儿桃花是这么疯掉的?”
“这……“
“我再问你,你女婿郑小勇究竟到哪里去了?”
刘老四勉强抬起头来看了看欧阳平和李文化,还有陈杰,他是想在他们的脸上和眼神里面找到答案。
“刘子季,你不要抱任何幻想,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的女儿桃花的疯病已经被我们医治好了,你知道郑小勇现在在哪里吗?让我来告诉你,我们在小鬼巷177号前院的水井里面捞上来一具尸体,这具尸体就是你的女婿郑小勇。在他的身生绑了三道铁丝,还有四块城墙砖,你要不要跟我们去看一看?其实,你心里面知道郑小勇在哪里。”
这时候,刘老四的眼睛里面就像一个被一群叫花子洗劫过的小商铺,空空如也,两个眼球就像刚被打劫过的店老板一样,瘫坐在一边,一动也不动,不过嘴巴还是要动的:“我坦白,我交代。”
“说!”
“是是是,我说,小勇是我害死的。”
欧阳平等的就是这句话,但也不完全是这一句话:“你为什么要害死你的女婿郑小勇?”
“他对桃花不好,他把桃花往死里整。“
“郑小勇为什么对桃花不好?”
“这……”
六只眼睛在等待刘老四的下文。
“桃花以前嫁过一个人,又不能生养,他就抓住这个把柄,隔三差四的腌臜桃花。整天骑在我们的头上拉屎。”
“难道就是这些原因吗?”
“是啊。”
“刘子季,十几年前,你为什么要跑到小鬼巷里面来挑粪送菜,你可不是吃这种苦的人啊。”
刚才是一群叫花子洗劫了刘老四的小铺子,现在,这群叫花子又捋走了刘老四柜台抽屉里面的营业款,所以,他的眼神里面流露出些许的绝望。。
前面的问题,刘老四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欧阳平的第二个问题已经接踵而至:“刘子季,慈禧太后的金手指是怎么一回事?”欧阳平的目的是想帮助刘老四排除所有的侥幸心理。不要再癞蛤蟆垫床腿——死撑活挨
这一次,刘老四连口袋里面的钱也被掏光了,他的眼睛里面真的是空空如也,:“我坦白,我交代,我全交代。”
李老四会交代什么呢,他是不是会全部交代?我们先听听他说些什么。
第二十二章 大姐无心泄天机 老四有意小鬼巷
刘老四已经从欧阳平眼神里面看出来,他那堆灰粪不拨开是不行了。那么,刘老四这堆灰粪里面到底埋藏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一九七一年春节前几天,刘奶奶被她的侄女儿刘桃花接回了刘家集。刘奶奶在自己的亲兄弟和堂兄弟家住了十几天,直到大年初八才离开刘家集。
春节期间,人留人,天也留人,年三十,大年初一纷纷扬扬的下了两天的大雪,大家就围坐在刘奶奶的跟前烤火,当所有的家常话拉完之后,话题自然而然的说到刘奶奶的身上,顺理成章的要扯到刘奶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鬼巷上面来。刘奶奶说了不少小鬼巷里面的那些神三鬼四、稀奇古怪的蹊跷事。俗话说的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老四把孟旅长家的故事,尤其是孟旅长来路不正,得了意外之财的事情和金手指这个细节听到心里面去了。想当年,刘子季跟着他爹和一帮盗墓贼到清东陵慈禧太后的陵寝,想干上一票,然后金盆洗手、远走高飞,没料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还危险被当成拔桩的给抓起来。偷牛的跑掉了,远走高飞、销声匿迹了。没有想到,让他刘子季给撞上了,这是不是天意呢?刘老四从刘奶奶的嘴巴里面嗅到了久违了的、坟墓和棺材板的味道,他刘老四是什么人啊,干这一行已有四十年的光景了,他能在历史的灰烬里面发现宝贝的踪迹,他也能从一小堆土丘上面看到坟墓里面的宝藏,而且从来没有看走眼过。只要他在土丘上面转上一圈,就能知道,土丘下面有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只要他的洛阳铲在土堆上面掏一个洞,他就能知道棺椁里面有些什么品味的货色。直觉告诉这只嗅觉灵敏的狐狸,这个姓孟的来头不小,油水很大,内涵丰富。如果我们知道刘子季他爹为什么从洛阳迁徙河北燕山,那我们就不难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了,当时和后来的北平,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流行这样一个传闻:在明清历代帝王的陵寝附近经常有一些来路不明的人活动其间,在这些人中间就有刘子季他爹这一帮人,他们到北京所要打的就是这些大墓、尤其是慈禧太后的陵寝的注意。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南方的小镇,刘老四有了意外的发现。
春节刚过没有多少日子,刘奶奶回到小鬼巷一个星期不到,刘老四就像幽灵一样飘进了小鬼巷,他手里面提溜着二斤馓子,说是来看大姐,实际上是来请刘奶奶出面和各家说合说合,把打理粪水的事情交给他刘老四,每年年底,他还能给各家送一点青菜、雪里蕻什么的。
刘奶奶满口答应,先跟176号的孙家说说,孙家没有二话,过去,每天早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只要听到后巷口摇铃声响起,各家各户就将马桶拎出家门,一溜烟的跑到巷口,让拉粪车的把马桶里面的粪水倒进粪箱里面,再舀一瓢清水涮一下,再倒进粪箱里面去,这多麻烦,而且还要让鼻子受点委屈。176号、177号、178号后院里面一直有一个茅厕,也就是一个大粪缸,以前的粪水都是下人隔一段时间打理一次,自从解放以后,谁家还能再雇佣人呢,在小鬼巷里面,只有孙家一直雇着刘奶奶,因为刘奶奶为人善良,做事实诚,更因为孙家人是知书达理、家风厚道,从来没有把刘奶奶当作外人看,解放以后,孙家人不但不再使唤刘奶奶,反而把刘奶奶供养起来。现在既然有人帮助处理这些粪水,求之不得。
小鬼巷三个院子里面的住户都和刘老四谈妥了,茅厕里面的粪水一个星期清一次,时间最好放在大家上班的时段里面,挑粪水的时候,最好在粪桶上盖点东西,你想啊,这粪担子从大厅、院子和住户的门前走过去,这味道得要半天才能散去。在这个口头协议里面,刘老四也是费尽了心思:一个星期打理一次,是刘老四自己提出来的,院子里面的住户提出半个月情理一次,多长时间不重要,只要分缸里面的粪水不漫出来就行了,刘老四自己提出一个星期一次,那好啊,你瞧这个乡下人做事情多实诚厚道,不过大大咧咧的住户一直都没有发现,刘老四真正实行一个星期情理一次的院子只有小鬼巷177号;粪水处理要在房客们上班的时间,这正肿瘤老四的下怀。他要到院子里面找东西,自然是在院子里面没有人的时候了。左所后街的七八户人家也来凑热闹。他们也把自家粪水的处置权交给了刘老四。刘老四原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接下来,他原来瞄准的是小鬼巷177号,可是为了掩人耳目,只得捏着鼻子干着再说,好在又不是长期干,走一步看一步吧。
那么,刘老四凭什么认定小鬼巷177号院子里面有他要找的东西呢?177号院子里面既没有土丘,更没有坟墓。让我们朝下看。
第二十三章 舍近求远为哪般 只为院中寻宝藏
刘老四做出这样的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从小鬼巷出来,走后街,向西,再向南,穿过曹营关,到镇西南的小石桥,要两里多的路程;从东门镇到刘家集有七八里地,这是走大路的距离,走小路是要近一些,但山道弯弯,高低不平,还要跳着粪担子或者菜担子。这样做,值吗?刘老四认为值,那就一定值,想当年,刘老四为了得到雁门关内青龙山下的那一堆土丘里面的东西,不惜以自己的亲闺女桃花为诱饵,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出刘老四的性格特点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他的手里面有这样的牌,只要是他能做到的,他一定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要想进入小鬼巷177号大院,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点子,摆在他面前的,也只有以菜换粪这一条路径。这对刘老四来讲也算是与时俱进,过去,他肩不能挑担,现在他挑起了担子,而且是粪担子;过去他虽然干得是挖坟掘墓的勾当,但从没有这么猥琐和憋屈过,现在他心甘情愿的干起了自己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丢人现眼的买卖三,他老婆就是这么说的:“你不嫌丢人现眼啊,也不怕集子里面的人笑话。”刘老四的回答是:“你知道个啥,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刘子季确实有见识,在他看来,小鬼巷177号院子里面的孟旅长来路不明是已经确认的事情了,记得,清东陵被盗以后,孙殿英虽然派自己的心腹秘密的出手过一些东西,但大部分东西已然销踪匿迹,比埋在坟墓里面还要严实,当时时局动荡,社会混乱,姓孙的能乘乱盗宝,就一定有人浑水摸鱼,一是因为东西太多,二是由于这些东西太晃人�